[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火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24281.5 | 申请日: | 201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灶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火盖。
背景技术
燃气灶炉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不能离焰,离焰是指火焰离开火孔燃烧的现象,形成不稳定燃烧,最终导致火焰熄灭,给使用带来不正常。
为了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产生离焰,设计炉头时就考虑到了防止离焰的火盖结构,目前最流行的火盖结构方式如图4所示:
在中盖和火盖之间有一圈0.5毫米左右的间隙,有一些小孔与之相连,在正常工作时也有燃气溢出,点着火后也会形成火焰,由于此处的燃气速度小,燃气速度与燃烧速度形成平衡,在这里进行正常燃烧,既不离焰也不回火,此火焰正好在主火焰的根部,控制主火焰离焰,整个炉头就进行了正常的工作。但这种结构对中盖材料有要求,如果中盖采用铝材料,高温铝合金熔点也就在600度左右,经不起火焰长时间的高温烘烤,有发生气泡,熔化的可能性,如果中盖采用其他材料,则美观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灶火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火盖,所述火盖包括环形槽和小孔,所述环形槽与小孔连通,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小孔上部。
进一步,所述小孔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中盖中间设有与底座相连的引射管。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进气口和喷嘴,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喷嘴相连。
进一步,所述喷嘴与所述引射管想对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避免材料发生气泡和材料易融化的问题,并稳定主火、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燃气灶炉头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气灶炉头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炉头的爆炸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燃气灶炉头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火盖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火盖1、中盖2和底座5,所述中盖2分别与所述火盖1和底座5相连;
所述火盖1包括环形槽8和小孔7,所述环形槽8与小孔7连通,所述环形槽8位于所述小孔7上部。
所述小孔7为多个。
所述中盖2中间设有与底座5相连的引射管6。
所述底座5包括进气口4和喷嘴3,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喷嘴3相连。
所述喷嘴3与所述引射管6想对应。
燃气通过进气口4进入,经过喷嘴3后形成引射气流,引射气流有一定的速度,带动一部分空气进入引射管6,在引射管6里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混合气体然后分配到各火孔,遇到火后就进行燃烧,为使在火盖1和中盖2之间不形成火焰,火盖1上部开一环形槽8,下部开一圈小孔7,小孔7与环形槽8连通,当供应燃气的时候会有一部分燃气通过小孔7进入环形槽8内,点火后形成小火焰9,起到稳定主火10的作用。
符合国家标准GB 16410-2007的要求,也符合欧洲标准EN30-1-1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避免材料发生气泡和材料易熔化的问题,并稳定主火、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气输送装置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梯轨道的支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