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4271.1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卫华;杨景胜;曾德森;李毅;舒爱强;沈聪;冯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viv 串鼓形 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电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
背景技术
塔型的选择是输电线路的重要课题。塔头形式的优化及导线排列布置优化不仅具有减少杆塔荷载、缩小间隙尺寸、降低杆塔指标、减小线路走廊及工程投资,提高抗冰过载能力、抑制导线舞动、简化金具和绝缘子串设计的优点,同时,还能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阻损耗,减小电能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电网有着重大的意义。优化塔头尺寸、导线布置型式已成为降低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以往的双回路输电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3I、3V两种塔头布置型式,这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三相“I ”串的上中导线层间距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且走廊宽度较大,占有空间大,成本高。三相“V” 在三层横担的杆塔型式中,塔头最高,横担最长,横担正面斜材均为受力材,钢材指标不经济;且绝缘子耗费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以减小线路走廊宽度、降低杆塔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导线横担,地线支架和塔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横担包括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采用I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上平面与中轴线垂直;所述塔身延伸于所述塔腿的上方,所述塔身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导线横担架设在塔身的两侧,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的下平面与中轴线垂直,中层横担的上平面与中轴线垂直;导线横担采用桁架结构,在导线横担上螺纹连接有挂点构件;地线支架,架设在上层横担上平面,地线支架上平面与塔身中轴线成45度角,地线支架采用桁架结构,左右两侧的地线支架对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线挂点共有六处,每处挂点通过螺栓连接挂线角钢,与挂线角钢相连接的还包括一面紧贴在横担主材上的构造角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层横担外挑长度大于中层横担外挑长度,上层横担外挑长度与下层横担外挑长度相同,上层横担和下层横担两端及与塔身相接处设置V串挂线材,中层横担两端设置I串挂线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塔的呼高为42m,地线支架的上平面和下层横担的下平面距离为24.3m,上层横担上的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6.246m,中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9.05m,下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7.440m,地线支架上的地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为9.05m,直线塔的瓶口宽度为4.0m,塔身的顶部开口宽度为2.0m。
本实用新型的VIV串布置型式在节约钢材指标、减小塔头尺寸、优化走廊宽度、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具体对比参见表1。
表1:同等条件下三种不同的结构型式的比较表
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三相导线采用“VIV”串的塔头布置型式,塔头尺寸可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线路走廊宽度窄,杆塔使用呼高较小,单基杆塔指标也较经济,铁塔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减少钢材及基础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的导线横担仰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三相“I”串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三相“V”串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与图3、图4同等条件下VIV串鼓形直线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直线塔,11. 塔身,12. 导线横担,121.上层横担,122.中层,123.下层横担,13.地线支架,14.塔腿,110.中轴线,111.瓶口,H. 直线塔的呼高,K. 地线支架的上平面和导线横担的下平面距离, W. 上层横担上的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 Q. 中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 T. 下层横担上的边导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 F. 地线支架上的地线挂点与中轴线的距离, P. 直线塔的瓶口宽度, E. 塔身的顶部开口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4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