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能效家用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861.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威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能效 家用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能效家用空调,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水蒸发式冷凝设备在制冷装置中的应用,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空调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室外主机1002(包括压缩机10010、风机、风冷冷凝器1000和膨胀阀10012)和室内机1001(风机和铜管翅片蒸发器10011),其中空调系统冷媒在空调风冷冷凝器中发生热交换,将室内主机在铜管翅片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的输入功转化的热量一起转移至放热回路。
在这种系统中,风冷冷凝系统一般为大功率的轴流风机和风冷冷凝器,放热回路中的冷媒与流过风冷冷凝器中的风进行热交换。然而,这种系统的缺陷在于,国标工况的理论冷凝温度永远大于35℃,而实际的冷凝温度一般参考美国的AIR工况,即冷凝温度54.4℃,导致压缩机的输入功率较大。因此普通家用空调的能效比一般在2.6~3.0之间,即使通过改善制造工艺和增大系统匹配,也几乎达不到国家一级能效3.6的要求。由于家用空调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因此导致能源的巨大浪费。本实用新型高能效家用空调的能效比一般可以达到5.5甚至6.0以上。
现有水蒸发冷凝器技术中还有一种湿帘装置,令热空气通过湿帘蒸发,热空气的温度即可降低,从而转换为冷空气。这种湿帘装置虽不能如传统空调那样将空气温度降至很低,但依然可以在工人周围创造出清凉、充满鲜风的环境。而且降温时的耗能仅是传统空调的8.9%。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基于湿帘装置的空气调节系统,令空气和水分接触(接触面积增加数百倍),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气化潜热(1kg的水蒸发约带走2300kj的热量),即在焓值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空气的显热,使空气的温度(干球温度)降低。具体过程是:当新鲜的空气通过设备的核心部件(蒸发滤网),产生热交换并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令空气近似于沿等焓线变化而被降温,空气的温度最终被降到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能效家用空调,以提升家用空调的冷凝效率,节约大量的运行费用,同时降低了压缩机的压缩比,大大提高了机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能效家用空调,包括空调的室外主机以及与其连通的室内机,室外主机中包括一个水蒸发冷凝系统,所述水蒸发冷凝系统包括:
外壳,包括一水蒸发冷凝室,该水蒸发冷凝室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具有至少一个进冷媒管和至少一个出冷媒管,并通过铜管和至少一个水冷冷凝器相连,所述水冷冷凝器设置于水蒸发冷凝系统内部;
至少一个蒸发网,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气进口上;
至少一个水泵,用于将低温水收集装置中的冷水压入水冷冷凝器;
至少一个和水冷冷凝器连通的高温水进水部,所述高温水进水部临近蒸发网上部,用于向蒸发网提供高温水以使得蒸发网被高温水淋湿;
至少一个冷却风机,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空气出口上,用于将空气从空气进口吸入,经过蒸发网,由空气出口排出,冷却风机为斜出风方式;
至少一个和水冷冷凝器连通的低温水收集装置,所述低温水收集装置位于蒸发网的下方,用于收集从蒸发网落下的低温水。
优选的是,所述室外主机与室内机通过铜管进行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高温水进水部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相连的并位于蒸发网上方的管路以及设置在管路上的水泵,其中,所述管路设有用于喷水的多个孔。
优选的是,所述高温水进水部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相连的并位于蒸发网上方的管路以及设置在管路上的水泵,其中,所述管路设有多个孔,每个孔连接一喷淋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管路位于蒸发网的上方,并沿蒸发网的周长设置,所述孔位于管路的下壁。
优选的是,所述管路设置在蒸发网的上方侧面,并沿蒸发网的周长设置,所述孔位于管路的侧壁。
优选的是,所述蒸发网为普通蒸发网或有机填料蒸发网或有机填料蜂窝式蒸发网或无机填料蒸发网或无机填料蜂窝式蒸发网。
优选的是,还包括至少一个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与低温水收集装置相连,其包括至少一个补水上水管,以及至少一个低温水水位检测装置,用于补充少量的蒸发水。
优选的是,所述水冷冷凝器为螺旋套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壳管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威,未经周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