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冷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806.3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26;F28F21/08;F28F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一次性得到所需温度的干燥的压缩空气且维护简便的空气冷干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工业中,压缩空气作为常用的动力源,其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使压缩空气变为干燥的压缩气体,冷干器得到了最广泛的使用。冷干器用于对流入其中的缩空气中进行冷凝干燥,去除缩空气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压缩气体。
冷干器作为一种换热器,传统的冷干器一般采用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是由直径不同的直管制成的同心套管,并由U形弯头连接而成。在这种换热器中,一种流体走管内,另一种流体走环隙,两者皆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故传热系数较大。另外,在套管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可为纯逆流,对数平均推动力较大。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应用亦方便(可根据需要增减管段数目),但是对压缩空气的冷凝干燥效果不理想。
板式换热器,这是一种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其使用非常普遍,但是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存在密封性较差,易漏泄;需常更换垫圈,较麻烦;使用压力受一定限制;使用温度受垫圈材料耐温性能的限制;清洗不方便,并且不便于维护而逐渐被淘汰。
上述作为冷干器的换热器的焊接技术均采用焊料焊接,使其存在焊接不充分等不良现象,使换热器内部不紧密,存在产生泄漏的风险,降低了换热器的质量品质。
传统的冷干器对流入其中的缩空气中进行冷凝干燥,去除缩空气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压缩气体。对于不同制造工艺,所需干燥的压缩气体的温度不一样,于此,传统的冷干器还需要外接一个换热器对干燥的压缩气体进行换热,最后得到所需温度的干燥的压缩气体,其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密封,可一次性得到所需温度的干燥的压缩空气且维护简便的空气冷干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冷干器,包括一基座、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中的换热组件,所述的壳体通过一隔板将其内腔分隔为相连通的且容积大小不一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该隔板与壳体底部形成有一间隙流道;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分别插嵌安装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的第一、二换热芯以及分别与第一、二换热芯形成循环导通的第一侧进管和第一侧出管、第二侧进管和第二侧出管,所述的壳体上安装有一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并安装有汽水分离装置的的导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管包括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安装于所述的壳体上端,第一管体呈倒“J”字形,其末端还沿其侧边弯折形成一向上倾斜的连接部;所述的第二管体安装于壳体侧边,并通过其末端成型的向下倾斜的衔接部与第一管体的连接部固定安装且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管体的连接部中安装有所述的汽水分离装置以及用于排水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的第一侧进管通过连接两根管体安装所述壳体上端,并与所述的第一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换热芯包括由多个板片组焊接形成的板片束以及固定于板片束前端的头板;所述的板片组包括两片呈圆形的板片,该板片上设置有两个圆孔;所述的板片表面形成波纹状凸起,该凸起的波纹状弯折角度为:60°-180°;两板片组之间形成的波纹间隙作为第一换热芯的板程,板片组中两板片之间形成的波纹间隙作为第一换热芯的壳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换热芯包括由多个板片组焊接形成的板片束以及固定于板片束前端的头板;所述的板片组包括两片呈圆形的板片,该板片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二侧进管和第二侧出管相对应的圆孔;所述的板片表面形成波纹状凸起,该凸起的波纹状弯折角度为:60°-180°;两板片组之间形成的波纹间隙作为第二换热芯的板程,板片组中两板片之间形成的波纹间隙作为第二换热芯的壳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侧进管沿着所述第二换热芯中板片的圆孔镶嵌于第二换热芯中,其中,第二侧进管的管壁上设置的气孔朝上,并与所述的第二换热芯内形成的板程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芯的板程和第二换热芯的壳程;所述的壳体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水的第二排水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板片组中的板片通过其表面的波纹状凸起对应相接,并通过焊接其圆孔边缘形成所述的板片组,该板片组之间通过其外沿相对应焊接,形成所述的板片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