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797.8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补气 控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管道内气体压力测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在燃气行业,带气抢修及管道接线停气降压带气作业是常事。停气降压带气作业是指将管道内燃气放散降压至压力在300-800Pa时进行施工作业的接线。若管内压力过高时,焊割、焊接过程中,焊缝处火焰过高,影响作业人员操作,且管内压力过高焊接时熔池不易形成。若管内压力过低时,虽有利于焊接作业,但是难以控制管道内确保正压,外部空气就有渗入管道内的可能,存在因空气混入达到爆炸极限的隐患;且管径越大或开孔越大,越难控制。因此管道内压力的控制非常重要,并需设专人调节。而专人控制完全凭经验,其通过定时开启上游阀门补气,并通过U型压力表监控确保正压。其缺陷就是,补气需人工定时操作,管道内压力忽大忽小,压力不稳定,不利于焊接作业,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专人控制管内压力存在的压力不稳定、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其通过减压控制阀自动控制补气压力,避免了人为操作,使得压力控制更加平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所述补气控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道1、减压控制阀4和两个补气控制阀6,两个补气控制阀6通过一个三通管7与减压控制阀4连接;所述进气管道1上设有进气控制阀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控制阀2与减压控制阀4之间设有上游气源压力表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通管7与减压控制阀4之间设有补气压力表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补气控制阀6的另一端与补气管道8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另一个补气控制阀6的另一端与出气管道9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另一个补气控制阀6的另一端与U型压力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其通过上游气源连续稳定对作业管道补气,并通过减压控制阀自动控制补气压力,一方面避免了人为操作,使得压力控制更加平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焊接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管道,2——进气控制阀,3——上游气源压力表,4——减压控制阀,5——补气压力表,6——补气控制阀,7——三通管,8——补气管道,9——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道1、减压控制阀4和两个补气控制阀6。两个补气控制阀6通过一个三通管7与减压控制阀4连接。
所述进气管道1上设有进气控制阀2。所述进气控制阀2与减压控制阀4之间设有上游气源压力表3。所述三通管7与减压控制阀4之间设有补气压力表5。其中一个补气控制阀6的另一端与补气管道8连接。另一个补气控制阀6一方面可用于作业管道压力过高时排气降压,即与出气管道9连接,如图1所示。
另外,当补气压力表损坏时,也可在该另一个补气控制阀6的另一端可连接U型压力计用于监压。正常时该补气控制阀6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管道1、出气管道9均可为金属软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气控制组件,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控制放散后降压达到压力许可范围的压力调节器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在焊接过程,通过上游气源连续稳定对作业管道补气,确保管道压力处于正压(可控在300-800Pa范围内更为精确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气焊接的补气控制组件的补气过程为:上游气源(即阀门井放散阀)内的气体经过进气管道1,并通过进气控制阀2控制进入减压控制阀4,通过减压控制阀4将气体压力调节为300-800Pa,并经补气控制阀6进行补气,即可保证连续稳定的给下游抢修管道补气,使得管道处于稳定压力;同时保证焊接作业的安全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