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053.4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一;魏士富;施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项荣;姚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锁卡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防止电子卡在退卡时直接飞出。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卡轻薄短小的特性,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手机、数字相机、个人移动数字助理(PDA)或是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装置上,可作为扩充记忆空间之用。电子卡为一种可携式的装置,可由一电子卡连接器轻易的插入及退出。公知电子卡连接器设置有一退卡机构(Push-Push),借以方便插卡、退卡的操作。退卡机构虽设置有一卡扣件,当电子卡插置于电子卡连接器内时,可利用卡扣件卡扣于电子卡一侧相对应的凹口中,使电子卡得以通过卡扣件固定于退卡机构上。
但是,由于退卡机构是利用弹性元件提供退卡的力量,弹性元件的弹性力量颇大,且弹性力量瞬间释放,因此电子卡于退卡的瞬间,如手部释放过快,往往电子卡会直接飞出,造成飞卡的现象。特别是T-flash等小卡,如果飞出后,更是不易找寻,显然不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在电子卡退卡时,能有效地防止飞卡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形成有一插卡空间,该插卡空间的一端具有一插口;数个端子,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一退卡机构,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该退卡机构包含有一滑块、一弹性元件、一导引件及一锁卡件,该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与该滑块之间,该导引件一端置于该绝缘本体上,另一端配合于该滑块的一轨迹槽,该锁卡件安置于该滑块,该锁卡件具有一弹性臂、连接于该弹性臂的一卡扣部及一抵触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与该抵触部相对应的一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子卡退卡的过程中,锁卡件的抵触部会碰撞到接触面,使锁卡件产生扭力,锁卡件的卡扣部可向内位移卡扣于电子卡的凹口中,具有较佳的锁卡效果,在电子卡退卡的瞬间,电子卡不会脱离锁卡件,能有效的防止飞卡的现象。
进一步地,该抵触部的前端形成有一抵触面,且该抵触面远离该弹性臂的一端形成一撞击点。在电子卡退卡的过程中,锁卡件的抵触部的撞击点会先碰撞到接触面,抵触部接着以抵触面抵触接触面,使锁卡件产生扭力。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退卡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退卡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卡件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本体
11插卡空间
12插口
13滑动空间
14接触面
2端子
21固定部
22接触部
23焊接部
3退卡机构
31滑块
311轨迹槽
312柱体
32弹性元件
33导引件
34锁卡件
341弹性臂
342卡扣部
343抵触部
A抵触面
B撞击点
344环体
345固定端
4金属壳体
41顶板
42侧板
43压制片
5电子卡
51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卡连接器举例为一种T-flash卡连接器,但不限制于此,该电子卡连接器也可为其他形式。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数个端子2、一退卡机构3及一金属壳体4。
绝缘本体1以塑料材质制成,其形成有一可用以容置电子卡5的插卡空间11,插卡空间11的一端(前端)具有一插口12,插口12与插卡空间11相连通,使电子卡5可通过插口12插置于插卡空间11内。绝缘本体1近一侧处设有一滑动空间13,能用以设置退卡机构(Push-Pus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拆卸型眼镜
- 下一篇:3D眼镜系统及3D显示设备、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