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多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964.3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飞;逯广场;米凤利;孙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桑乐数字化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多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架,特别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多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一直以来人们主要研究对象是太阳能热水器本身,却忽略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在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支架比较单一,随着尖顶房的兴起,现有的支架已不大适用,安装后既不美观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既适用平顶房又适用于尖顶、前坡顶房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多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由水箱托、支撑腿及横梁可拆卸的装配而成的支架,其支撑腿包括支撑并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前支撑腿和支撑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后支撑腿,两支撑腿上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托连接成一体,且前支撑腿、后支撑腿和水箱托通过横梁稳固连接并对称设置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两边,其中:
两边的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之间都设置有侧撑,且侧撑与前支撑腿及后支撑腿连接固定用于平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拆卸后支撑腿,由侧撑与前支撑腿及水箱托连接固定用于尖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拆卸侧撑及后支撑腿,由前支撑腿与水箱托连接固定用于前坡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工序简单、牢固可靠等特点,而且减少了安装的不便,降低了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图1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由水箱托、支撑腿及横梁可拆卸的装配而成,其支撑腿包括支撑并放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前支撑腿2和支撑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后支撑腿4,两支撑腿上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托1连接成一体,且前支撑腿2、后支撑腿4和水箱托1通过横梁稳固连接并对称设置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两边,其中:
两边的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4之间都设置有侧撑3,且侧撑3与前支撑腿2及后支撑腿4连接固定用于平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拆卸后支撑腿4,由侧撑3与前支撑腿2及水箱托1连接固定用于尖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拆卸侧撑3及后支撑腿4,由前支撑腿2与水箱托1连接固定用于前坡顶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箱托1顶边为与太阳能热水器水箱配套的凹弧形边。所述的两前支撑腿2之间下部连接有搁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尾座5,上部连接有托置太阳能热水器的前横梁6,且前支撑腿2与前横梁6之间还设置有增加稳定性的前斜撑9。所述的两后支撑腿4的上部连接有后上横梁7,下部连接有后下横梁8,且后支撑腿4与后上横梁7之间设有增加稳定性的后上斜撑10,后支撑腿4与后下横梁8之间设置有增加稳定性的后下斜撑1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安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箱托1、前支撑腿2、侧撑3和后支撑腿4。前支撑腿2和后支撑腿4上部通过水箱托1进行固定,下部设有侧撑3连接;两个前支撑腿2之间的下部设有尾座5,两个前支撑腿2之间的上部设有前横梁6;两个后支撑腿4的上部设有后上横梁7,下部设有后下横梁8;前支撑腿2与前横梁6之间设有前斜撑9,后支撑腿4与后上横梁7设有后上斜撑10,后支撑腿4与后下横梁8之间设有后下斜撑11。
使用时,在平顶房上安装时与现有支架安装相同;如在尖顶上安装时,需拆下后支撑腿4和侧撑3,并将侧撑3直接与水箱托1连接;用于房顶前坡安装时只需拆下后支撑腿4和侧撑3,将水箱托1直接落到屋脊上即可,安装方便,结构更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桑乐数字化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桑乐数字化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