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227.3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索荣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机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轻便、安全等优点。电动汽车解决了能源的危机和环境的污染,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坚持政府的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电动汽车的重要位置。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不能忽视减少汽车排放,运转平稳、无噪音。
电动汽车在行驶中具有环保、省源、节能的同时保证安全可靠地性能。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有时会发生碰撞事故,发生碰撞时由于瞬间所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轻则损坏汽车,重则使汽车报废,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为了增加汽车的安全系数,电动汽车设置了吸收碰撞能量的前机舱管梁结构,当发生碰撞时,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结构发生扭曲变形而吸收一部分的撞击能量。包括横梁、纵梁,横梁与纵梁之间通过横梁立柱联接在一起。在电动汽车发生主动碰撞时,只有纵梁起到纵向的吸能作用,有效地保证电动汽车及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为其能充分吸收汽车在发生主动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有效地保护了电动汽车的电池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结构,所述的前机舱管梁由四根Φ45、一根Φ20的管梁焊接组成,构成的前机舱管梁;两侧的纵管梁成顶部扩张的“U”形,内侧横梁由三个带有圆弧、长短不一致的管梁焊接在一起,保证其结构的牢固;管梁的头部冲压成扁状,使其能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保证管梁的牢固性。
所述的横梁与纵梁焊接在一起,其包括二根纵梁和三根横梁,横梁的两端焊接在横梁管柱上,横梁之间近似平行,保持前机舱管梁的安全牢固性。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时,所述前机舱管梁结构中的纵梁与横梁之间会同时发生变形,而吸收由于碰撞所产生的能量。同时发生变形起纵向吸能的作用,其在纵向上吸能的效果更佳,有效地保证了电动汽车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所述纵梁为带有空腔的管状,该空腔的开口朝向横梁的方向上;横梁呈弧形,其向外侧方向弯曲。当车子在发生轻微碰撞时,横梁管柱具有储备能量的作用,而当车子发生较剧烈的碰撞时,该横梁会被变形,具有较大的吸能范围。
所述的横梁与纵梁相切,相贯线过渡焊接。有效地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不致于毁坏或报废电动汽车,同时也提高了驾乘人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前机舱管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纵梁管柱
图4为图1的横梁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两根Φ45纵梁管柱、两根Φ45、一根Φ20的横梁管柱,纵梁为带有空腔的管状,该空腔的开口朝向横梁立柱的方向上。横梁管柱与纵梁圆柱相切,相贯线过渡,焊接牢固圆滑,焊接而成的前机舱管梁。两侧的纵管梁成顶部扩张的“U”形,内测横梁管柱由三个带有圆弧、长短不一致的管梁焊接在一起,横梁的两端焊接在横梁管柱上,横梁管柱之间近似平行,保证其结构的牢固。管梁的头部冲压成扁状,使其能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保证管梁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索荣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索荣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