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渔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9731.1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之鸿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渔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渔线轮。
背景技术
渔线轮又称放线器,是抛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渔线轮的工作原理是:由手柄转动平面齿轮做纵向转动而带动横向齿轮,使卷线槽进行有规律的前后收缩。渔线轮通常包括主体及位于主体的最下端的轮脚。其中,主体位于渔线轮的后部,主要用于装配齿轮系统,使齿轮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可靠的支撑,以保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而轮脚位于主体的最下端,主要作用是通过轮脚将渔线轮固定在抛竿的轮脚座上。由于轮脚与主体的结合部位是在主体的最下端,端面在放置和携带时最容易受到碰撞,严重的将直接导致主体破裂损坏,在使用时得万分小心,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厂家采用金属材料来制作渔线轮的轮脚,虽然解决了容易碰撞破裂的问题,但导致渔线轮变得十分笨重,同样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主体结构被撞坏而破裂的防撞渔线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撞渔线轮,包括主体和位于主体最下端的轮脚,该防撞渔线轮还包括嵌在主体和轮脚的结合部位上的防撞条。防撞条采用金属、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或合成塑料等高强度材料制成,卡装在主体与轮脚结合的端面上,当外力袭击时,主体的端面受防撞条的保护而不会破裂,防撞条将外力分散,增加主体的安全系数。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最下端的外沿设卡槽,防撞条卡装在所述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盖体部和装配在盖体部上的主盖,所述卡槽设在盖体部的最下端的外沿。
优选地,所述轮脚包括装配到盖体部最下端的罩部件和固定在罩部件末端的竿安装座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主体和轮脚的结合部位增加防撞条,防止主体的端面在放置和携带时直接受到碰撞而破裂,同时,外力的作用也通过防撞条分散,增加了安全系数;
2、整个防撞渔线轮的重量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渔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渔线轮包括主体1和轮脚2。所述主体1包括盖体部11和装配在盖体部上的主盖12,盖体部11和装配12将齿轮系统(图未示)包围在内部。在盖体部11最下端的端面11a外沿设有卡槽11b。一防撞条3卡装在所述卡槽11b中。轮脚包括罩部件21,罩部件21装在盖体部11最下端的端面11a上。罩部件21的末端固定一竿安装座部22。竿安装座部22将防撞渔线轮固定在抛竿的轮脚座上。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之鸿,未经朱之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9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线轮齿型离合器结构
- 下一篇:小宠物专用饮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