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现浇板中的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的钢筋马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9085.9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现浇板 中的 控制 上下 钢筋 间距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现浇板上下排钢筋间距的辅助件,具体涉及一种钢筋马凳 。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设计的钢筋马凳构造是根据现浇板上下排钢筋的间距,将一定径级的一根螺纹钢筋加工成“S”形,其包括下撑段钢筋和上撑段钢筋,一般由设计图纸给出。将上撑段钢筋支撑在现浇板的上排钢筋下面,下撑段钢筋支撑在现浇板的下排筋上面,再用铅丝绑扎固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效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但是,该钢筋马凳经混凝土施工人员踩碰干扰后极易翻转,移位。所以一般钢筋马凳不能有效控制现浇板上下排钢筋的间距位置,特别是上排钢筋的下沉问题,使混凝土结构板成型后负筋(上排筋)保护层过大,出现板面裂缝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钢筋马凳不能有效控制建筑现浇板上下排钢筋的间距和位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现浇板中的控制上下排钢筋间距的钢筋马凳,该钢筋马凳不仅能准确控制建筑现浇板上下排钢筋的间距,而且能增强现浇板钢筋的整体承载力,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现浇板中的上下排钢筋间距控制钢筋马凳,包括置于两端的两个三角支架,其顶角上固设上部支撑筋,所述三角支架的底边中点之间固设下部连接筋,所述下部支撑筋与上部支撑筋保持水平状态。
所述三角支架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上部支撑筋长度为600-700mm,其两端分别伸出所述两顶角外80-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控制建筑现浇板上下排钢筋间距和位置准确的同时,避免负弯矩钢筋在施工中下沉,而且方便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设计要求规格的钢筋材料,结构简单,制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马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筋马凳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支撑筋 ,2.三角支架,3.下部连接筋,4.下部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两端的两个三角支架2,其顶角上固设上部支撑筋1,三角支架的底边,即下部支撑筋4中点之间固设下部连接筋3。三角支架2为等腰或等边三角形。上部支撑筋总长度为600-700mm,其两端分别伸出所述两顶角外80-100mm。
具体制作:采用和设计同规格的螺纹钢筋,上部支撑筋1用长600-700mm螺纹钢筋,两端(回退80-100mm位置)分别焊接在两个相同的三角支架2的顶角上。三角支架2的的底边—即下部支撑筋4中间增加焊接下部连接筋3。三角支架的下部支撑筋与上部支撑筋保持水平设置。钢筋马凳高度根据现浇板厚度减去上下排钢筋保护层厚度、上下排钢筋直径后确定,长度能支撑3~4根负弯矩筋,三角支架宽度为200mm—250mm。
为便于控制,钢筋马凳上部支撑筋顶在现浇板负筋(上排筋)下,再将钢筋马凳和板筋局部绑扎或电焊固定,以控制钢筋马凳不会产生较大的水平移位,从而使现浇板上下排钢筋之间定位准确。从而大大提高现浇板负筋(上排筋)位置的准确性,达到使现浇板负弯矩钢筋能很好受力的目的,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上下排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出现负弯矩钢筋(上排筋)遭施工人员踩踏、触碰干扰下沉和钢筋间距偏差,且在出现偏差时不易纠正,从而使现浇板中负弯矩受力钢筋(上排筋)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9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封型材
- 下一篇:一种活动卡接式一体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