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半轴套管防断油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503.2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珠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1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轴套 管防断油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半轴套管防断油封圈。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汽车半轴套管1通常是通过过盈配合装入后桥壳2紧密配合形成一整体。如图5所示,汽车在载货行驶状态下会受到很大的向上的压力和交变的作用力。然而如图2所示的传统油封圈本体的装配图,此种装配结构缺点是:半轴套管1受力最大处是油封圈内侧的地方,然而此处正是套管粗处和细处结合的地方,也正是出现应力集中的地方。此传统油封圈本体3只承担与油封配合密封,没有任何承力的作用且加长了半轴套管的跨度。所以汽车半轴套管1在与桥壳2连接位置处经常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传统油封圈重新设计,用过盈配合方法使桥壳、半轴套管、油封圈形成一整体缩短半轴套管跨度,使应力集中处向外转移一定尺寸到达套管较粗的地方,从而起到保护半轴套管的作用,能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半轴套管防断油封圈,防断油封圈本体主要由半轴套管连接圈体和油封连接圈体一体成型,所述半轴套管连接圈体和油封连接圈体均为圆环柱体形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封连接圈体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隔离圈体,所述隔离圈体为圆环柱体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油封连接圈体的外圆半径大于半轴套管连接圈体的外圆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半轴套管连接圈体为空心圆台形状。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防断油封圈本体主要由半轴套管连接圈体和油封连接圈体构成,起到防止汽车半轴套管断裂的作用。使用时,将半轴套管安装于半轴套管连接圈体内部,将油封连接圈体安装于油封内部,汽车半轴套管安装于桥壳内部,防断油封圈本体能和油封配合密封,同时起到连接好将汽车半轴套管和桥壳的作用。由于防断油封圈体由两部分组成,具有与油封的连接部件,相比传统油封圈本体增加了紧固汽车半轴套管的功能,同时有效地降低汽车半轴套管在与桥壳连接处所受的拉伸力,从而保护了汽车半轴套管,使得汽车半轴套管在工作时发生变形或折断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降低了汽车半轴套管免遭机械损伤的几率,起到了保护汽车半轴套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半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油封圈本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汽车半轴套管的受力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汽车半轴套管,2-桥壳,3-传统油封圈本体,4-防断油封圈本体,41-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2-油封连接圈体,43-隔离圈体,5-易断裂连接位置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汽车半轴套管防断油封圈,防断油封圈本体4主要由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1和油封连接圈体42一体成型,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1和油封连接圈体42均为圆环柱体形状。
上述的油封连接圈体42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隔离圈体43,隔离圈体43为圆环柱体形状。
上述的油封连接圈体42的外圆半径大于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1的外圆半径。
本实施例的半轴套管连接圈体为空心圆台形状。
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汽车半轴套管1安装于桥壳2内,将本防断油封圈装入桥壳2外缘并同时套入汽车半轴套管1的外缘。本防断油封圈与桥壳2的连接是过盈配合;本防断油封圈与汽车半轴套管1的连接是过盈配合。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1内腔并紧密过盈配合,如图5所示,传统油封圈体仅起着和油封配合密封的作用,本防断油封圈体增大了汽车半轴套管1和桥壳2的接触面积,使得汽车半轴套管1不容易在易断裂连接处5发生断裂,保护了汽车半轴套管1。由于半轴套管连接圈体41为圆台形状,从汽车半轴套管1到桥壳2依次缩小,相比于传统油封圈本体3增加了与桥壳2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地降低汽车半轴套管1在粗细相邻处的应力。保护了汽车半轴套管1,并能降低汽车半轴套管1在连接处发生变形或折断等机械损伤几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珠,未经王海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筒式人体滚动健身机
- 下一篇:一种钨钢整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