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机清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122.4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桃春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陈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机清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混合机清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运行的圆筒混合机具备两大功能:一是将烧结所用的各种原、燃料进行混匀;二是将混匀料进行制粒、造球。混合机为钢结构,而烧结混合料中有铁料(含Fe45%~65%)、溶剂(含Cao、Ca(OH)2)等多种物料,由于这些原料具有磁性和粘性,尽管在混合机筒体内装有防粘料衬板,但粘料仍然十分严重。筒体内大量粘料带来如下问题:1、混合机筒体有效横截面大大缩小,从而降低了填充率,改变了物料廻转运动轨迹,严重影响混匀与制粒;2、定期清理这些粘料(厚度500mm左右)特别困难,爆破清理易损坏设备本身;人工挖掘又非常危险,一旦发生崩料、坍塌就会造成伤亡事故;3、混合机筒体负荷大量增加,对机械传动及电网冲击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混合机清料装置,能够对粘附在混合机筒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即时疏松和刮削,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工清料的安全隐患,使圆筒混合机的工艺功能充分发挥,使烧结过程得到改善,提高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使用寿命长,更换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机清料装置,包括设于混合机筒体内的清 料组件,所述清料组件底部径向接近混合机筒体内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料组件包括沿混合机筒体轴向布置的主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底部设有沿混合机筒体轴向布置的清料耙,所述清料耙底部径向接近混合机筒体内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料耙包括靶杆,所述靶杆底部套有清料的耙齿,所述耙齿底部径向接近混合机筒体内壁,所述靶杆顶部插装有耙座,所述耙座顶部扣装有固定靶杆和耙齿的耙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靶杆内部为镂空的空腔,所述空腔分别与位于靶杆顶部的进气孔和底部的喷射孔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承重梁底部设有对清料耙底部与混合机筒体内壁的径向间距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清料耙顶部相连接,液压缸的动力输入端与液压站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料耙顶部通过连管与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销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承重梁两端伸出混合机筒体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混合机筒体轴向布置有多组清料耙。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机清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清料装置采用机械式清料,对粘附在混合机筒体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即时疏松、刮削,不仅消除混合机筒体内壁的粘料、结垢,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清料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2、安装所述混合机清料装置时使清料组件底部与混合机筒体内壁径向间距保持恒定,以形成“料磨料”的保护内衬,既保护了混合机筒体免遭磨损,又节省了内衬材料;
3、采用该混合机清料装置,可保证混合机筒体的有效几何空间,使混合机的工艺功能充分发挥,并使烧结过程得到改善,提高了烧结 矿产、质量;
4、该混合机清料装置使用寿命长,必要时只需对耙齿进行更换,维护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清料装置轴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清料装置中清料组件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的清料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混合机清料装置包括清料组件2。
所述混合机筒体1其可绕轴心旋转,图1中所示箭头方向即为混合机筒体1的旋转方向,混合机筒体1内装有物料3。所述清料组件2设于混合机筒体1内,清料组件2底部径向接近混合机筒体1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桃春,未经徐桃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反应锅进料装置
- 下一篇:沥青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