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分离气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8008.1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陈进峰;贾建明;苏宁军;赵伟轩;李媛;徐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鼎和新型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曾迪;雷志刚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开采防砂防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分离气锚。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部分油田或区块出砂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出砂而造成维持生产困难,检泵周期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出砂已成为阻碍油田正常开发的难题之一。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混合开采液中油井伴生气与原油比例逐渐增加,从而影响泵效,甚至产生气锁效应,使得无法抽出油液,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油田开采中,防气防砂成为影响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为解决现有油井防气防砂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分离气锚,所述多级分离气锚包括:防砂一次分离装置,所述防砂一次分离装置包括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的进液管,所述进液孔沿所述进液管的外壁切向设置,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下部的用于排砂的尾管,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尾管的防砂下接头;防砂二次分离装置,所述防砂二次分离装置包括与所述进液管同轴设置的防砂筒体,连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防砂筒体的防砂离心造旋臂,设置于所述防砂筒体内部的二级过滤管,设置于所述防砂筒体上部的防砂上接头;防气分离装置,所述防气分离装置包括气锚外管,设置于所述气锚外管上部的防气上接头,用于连接所述气锚外管下部与所述防砂上接头的防气下接头,与所述气锚外管同轴设置的防气筒体,所述气锚外管与所述防气筒体形成的环腔左半侧和右半侧隔离为两个腔,用于连接所述气锚外管下部与所述防气筒体下部的防气离心造旋体,设置于所述防气离心造旋体下部左半侧的进液偏心通道,设置于所述离心造旋体下部右半侧的出液偏心通道,设置于所述气锚外管与所述防气筒体形成的环腔左半侧中部、所述进液偏心通道上部的挡环,设置于所述防气筒体左半侧中部、所述挡环下部的半环进液口,设置于所述气锚外管右半侧下部的可拆卸的半环管壁,同轴设置于所述防气筒体内部的中心管,同轴设置于所述中心管上部和所述防气筒体上部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气锚外管通过所述防气上接头连接,所述防气上接头设置有出液管和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管上设置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管上的过滤孔直径小于0.07mm。
优选的,所述防气离心造旋体设置有“L”型出液口,所述“L”型出液口竖直部分为倒锥形。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上部与所述单向阀之间设置有密封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的一种或几种:
1、本实用新型从防砂机理上进行改造,将挡、排砂变为沉砂,减少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旋流原理设计,两重分离装置,防砂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滑脱分离、旋流分离和沉降分离的原理,多级分离,使其防气效果更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成本低、易维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在广泛的领域应用。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气分离装置上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气分离装置中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砂一次分离装置和防砂二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气上接头,2—单向阀,3—密封体,4—中心管,
5—防气筒体,6—气锚外管,7—挡环,8—半环管壁,
9—防气离心造旋体,10—进液偏心通道,11—防气下接头,
12—防砂上接头,13—二级过滤管,14—防砂筒体,
15—防砂离心造旋臂,16—进液管,17—防砂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鼎和新型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鼎和新型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8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音响箱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表扬声器密封防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