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源模块的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7675.8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利;贾朱红;朱艳红;曲海英;陆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益弘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源模块 同步 整流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整流的驱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模块(或者开关电源)的宽输入范围的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开关电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车载、航空航天、军用设备和通信系统等方面,供电电源有时需要日夜不停的连续运转,同时还要经受高温、低温以及开关机冲击等考验。这就要求电源不仅要有高的效率,而且所采用的元器件在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和使用功率等方面有足够的降额来满足可靠性要求。在开关电源中尤其是原副边采用变压器隔离的开关电源中,开关机过程往往会导致开关管和输出续流管承受电压应力远超出稳态的电压应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交通、通讯和网络等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技术大幅度进步,低电压大电流功率变换器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要求输入电压范围越来越宽,如果仍采用传统的二极管整流,那么整流二极管上的损耗会非常大,无法获得高的电源转换效率,因此开关电源技术中的同步整流技术给开关电源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促进了同步整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出现了多种同步整流器,如何有效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是同步整流技术的难题。
目前同步整流技术中关健的是驱动电路的设计,传统自驱动方式(如图1所示)结构简单,存在主开关管VM1和同步整流开关管VM2共通问题。传统自驱动技术采用第一变压器T1的4端来驱动同步整流开关管VM2。当主开关管VM1关断时,第一变压器T1的3端和4端上的电压变成上正下负,同步整流开关管VM2开通,第一变压器T1存储的能量通过3端和同步整流开在管VM2向负载(电阻R11)提供;当主开关管VM1开通时,因第一变压器T1的3端和4端上的电压需要变为上负下正,此过程需要时间(即称为死区调制时间),从而使得主开关管VM1和同步整流开关管VM2共同导通,第一变压器T1的3端和4端被短路。尽管这个时间很短,但共同导通损耗仍很大,严重时将损坏主开关管VM1和同步整流开关管VM2。即使开关电源能正常工作,但因共同导通损耗很大,第一变压器T1的转换效率也不会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的调节死区调制时间、驱动损耗和宽输入电压范围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电源模块的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该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结构简单、元气器件少、成本低、适用于宽输入范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电源模块的反激同步整流驱动电路,其电子元器件联接为:
开关电源输入端Vin一方面经电容C11接地,开关电源输入端Vin另一方面联接在第一变压器T1的1端上。
第一变压器T1的2端上联接有主开关管VN1的渐与漏极D;
第一变压器T1的3端第一方面经电容C12接地;
第一变压器T1的3端第二方面经电阻R11接地;
第一变压器T1的3端第三方面作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Vout;
第一变压器T1的4端上联接有同步整流开关管VM2的漏极D。
主开关管VM1的栅极G与第一驱动器的1端联接,主开关管VM1的漏极D与第一变压器T1的2端联接,主开关管VM1的源极S接地。
同步整流开关管VM2的栅极G与第二驱动器的1端联接,同步整流开关管VM2的漏极D与第一变压器T1的4端联接,同步整流开关管VM2的源极S接地。
开关电源的脉冲信号PWM一方面经第一延时处理电路后联接在第一驱动器的2端上;开关电源的脉冲信号PWM另一方面经隔离变压电路、第二延时处理电路后联接在第二驱动器的2端上。
所述第一延时处理电路由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和第一二极管VD1构成,第一二极管VD1并联在第一电阻R1的两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脉冲信号PWM联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联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还与第一驱动器的2端联接。
所述第二延时处理电路由第三电阻R3、第四电容C4和第二二极管VD2构成,第二二极管VD2并联在第三电阻R3的两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联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联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还与第二驱动器的2端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益弘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益弘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7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升发泡成型塑件表面质量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