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6908.2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夏昕;周豹;阎昌琪;孙中宁;孙立成;丁铭;王建军;谷海峰;范广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6 | 分类号: | H01B13/06;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包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航天、核能、化工等的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需要把少量金属丝表面包漆。例如:两相流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工作需要把细金属丝表面涂上绝缘漆制作探针来测量水和血液中的气泡的含量、速度、直径等参数。热能工程实验中窄隙通道内的温度测量,需要制作微细热电偶,也需要对热电偶丝进行绝缘处理。
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研究成果都集中在解决铜漆包线及铜合金漆包线的大型设备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很多有非铜金属丝漆包线需求的人员只能手工包漆,而漆包线的工艺要求很高,手工制作出的漆包线质量很难保证,致使很多研究和生产的进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既可以给铜还可以给非铜金属丝包漆的一种漆包线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漆包线机,其特征是:包括底板、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第一~第六定滑轮、恒温电加热器、漆盒、动力驱动电机,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安装在底板上,第一~第六定滑轮顺时针排列形成立式环路、并布置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中间,第一定轮滑的下方位于漆盒里,中间开有孔的恒温电加热器布置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动力驱动电机安装在底板上、连接并驱动第四定滑轮。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定滑轮和恒温电加热器之间的定毛毡、动毛毡、导向杆、电磁铁,导向杆安装在定毛毡上,动毛毡穿过导向杆与定毛毡坐落在一起,电磁铁布置在动毛毡的上方,动毛毡的一面为铁块。
2、所述的前支撑板、后支撑板上对应第三定滑轮的位置设置轨道,第三定滑轮可在轨道上移动或卡在轨道上锁死。
3、还包括伸缩杆、含有孔的立式中间挡板,伸缩杆一端为“U”形音叉状、另一端套有弹簧,立式中间挡板安装在前支撑板、后支撑板之间,伸缩杆穿过立式中间挡板的孔,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伸缩杆音叉端的底部和立式中间挡板上,第六定滑轮连接伸缩杆,前支撑板、后支撑板上对应第六定滑轮的位置设置滑道,“U”形音叉的“U”形端可在滑道上移动。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与设计,解决了给少量非铜金属丝包绝缘漆的问题;
2、通过采用环路绕线方法,避免了使用复杂收放线控制装置,增加了包漆质量的可靠度;通过采用小体积的电加热器和低行线速度的方法,避免了使用冷却系统;
3.本装置整体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便携、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去掉壳体后支撑板的环路示意图;
图3是壳体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涂漆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调节滑轮透视示意图;
图6是弹簧压紧滑轮杆的透视示意图;
图7是弹簧压紧滑轮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恒温电加热器立体透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8,本发明包括主要由前支撑板1和后支撑板2组成的起支撑固定作用的壳体,连接滑轮22的动力驱动电机21,定滑轮19、26,由伸缩杆13、弹簧14、定滑轮15组成的弹簧压紧滑轮杆,由定毛毡6、动毛毡7、铁块8、导向杆9、电磁铁10、定滑轮11、漆盒12组成的涂漆装置,恒温电加热器3、调节滑轮24七部分组成。除固定壳体外,其余部分呈六边形立式环路形布置。
结合图1、2、3,壳体由底板20、两个平行的立式支撑侧板1、2和一个立式中间挡板18组成。两个支撑侧板1、2平行开有一组光滑槽道形成轨道16、一组带有凹槽的槽道形成轨道23,中间挡板18开有一个圆孔17。动力驱动电机21固定在底板20上,与其连接的滑轮22嵌在两个支撑侧板1、2中间。立式环路中的由伸缩杆13、弹簧14、滑轮15组成的弹簧压紧滑轮杆,定滑轮19、26,由定毛毡6、动毛毡7、铁块8、导向杆9、电磁铁10、定滑轮11、漆盒12组成的涂漆装置及恒温电加热器3的加热空间,调节滑轮24均布置在两个平行的支撑侧板1、2中间。
结合图1、2、3、8,恒温电加热器3布置在驱动电机21的上方,恒温电加热器对空腔4进行恒温加热,恒温电加热器3的温度由控温装置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6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