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6307.1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艳赞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子 装置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收合时隐藏于背板内的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电子装置日渐普及且功能日益增强,移动电子装置可以处理的事务相当多,使用操作移动电子装置的时间也相对增长。移动电子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下不适于手持,因此衍生了许多支撑架的设计,可供使用者将移动电子装置放置于桌面上操作。一般常见的支撑架多为可收合的设计,但是已知的支撑架多是直接附挂在移动电子装置背盖的外侧,因此收合时外露的支撑架破坏了移动电子装置的外形设计,相当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合时隐藏于背板内的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所述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包含:
一背板,其包含一外侧面及与所述外侧面相对的一内侧面,所述背板贯穿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外侧面包含一中间平面及相对的二侧边曲面,所述中间平面位于二侧边曲面之间;
一底座,其连接于所述内侧面,并且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底座包含一转轴及一第一外观面,并且开设有一作动槽,所述转轴设置于作动槽内,所述第一外观面位于开口内且平顺接续其中一侧边曲面;
一活动件,其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且相对于所述底座活动,所述活动件具有一套筒,所述套筒与转轴同轴设置于作动槽内,且活动件连接于所述转轴,而所述活动件介于一开启位置及一闭合位置之间,且活动件包含一第二外观面,当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外观面平顺接续第一外观面及中间平面;以及
一枢纽结构,其设于所述转轴与活动件之间,且所述枢纽结构固定所述活动件与背板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包含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形成于作动槽内,当所述活动件位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止挡部抵接于活动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枢纽结构包含一第一凸轮、一第二凸轮及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凸轮设于底座,所述第二凸轮固定于活动件,所述弹性元件设于底座并且抵接于第一凸轮,而所述第一凸轮推向第二凸轮且通过卡合所述第二凸轮而固定活动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当所述活动件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相卡合而将活动件固定于闭合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凸轮套于转轴并且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作动,所述第二凸轮套于转轴并且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所述弹性元件套于转轴并且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推抵第一凸轮。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包含一第三外观面,所述第三外观面位于开口内,且第三外观面平顺接续另一侧边曲面,当所述活动件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三外观面平顺接续所述外侧面。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外观面位于第一外观面与第三外观面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三外观面与第二外观面之间具有一间隙。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内侧面。
相较于已知技术将支撑架附挂于背板外,本实用新型的的活动件收合时隐藏于背板内的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不会破坏背板的外观,有效克服了已知技术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的立体示意图(外侧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的立体示意图(内侧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不含背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示意图(不含背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作动示意图(不含背板);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移动电子装置支撑结构的立体分解图(不含背板)。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板-100;外侧面-110;中间平面-111;侧边曲面-112、113;内侧面-120;开口-130;
底座-200;转轴-210;螺牙- ;第一外观面-220;第三外观面-230;间隙-231;止挡部-240;作动槽-250;轴孔-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宗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6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O类型可编程设置智能变送器
- 下一篇:双热熔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