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尾后操作的防刺伤防血污针套一体式新型静脉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5195.8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民;刘玉花;王伟;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民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冯舜英 |
地址: | 30012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尾后 操作 刺伤 血污 针套一 体式 新型 静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临床的静脉采血或输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尾后操作的防刺伤防血污针套一体式新型静脉针。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主流采血针与静脉输液针,在此统称静脉针,皆是在针头上套装一个保护套,出厂时作为无菌和防刺伤保护之用。使用时拔下该保护套,用后应按有关规定,将该保护重新套固在针头上。但在实际临床使用上,多数医护人员面对此种传统保护套,极易引起被针头刺伤或被血污染而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现实情况,一旦在使用完毕后,都会拒绝把保护套重新安固在针头上,而是直接丢弃在污物桶或垃圾袋内,从而给静脉针的回收销毁过程中带来了额外的风险与污染。
为了改变多年来的现实状况,美国BD公司率先开发一种新的带双保护套的专利产品用于静脉真空采血针上,较好的解决了上述实际问题,在克服上述实际问题上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技术上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之所以说是较好的解决了上述实际问题,是指没能解决全部问题,因该产品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在使用前拔下护套时,必需用手握住护套才能拔下护套,但因每个医护人员在拔下护套时,所用的力量大小不同,手握护套的具体位置不同,拔下护套过程中的注意力不同及医护人员偶发的意外误动作等多种因素,同样会出现针头刺伤手指的现象。虽然该现象的发生概率极小,但采血或输液这种常规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基数巨大,所述每年被此误伤的医护人员的人数很多。因此,确有解决的必要。
2、在采血或输液时,因某种原因导致进针失败。此时,如果血管针针头确实未被污染,而为节省病人的医疗开资,医护人员会本着对病人的仁爱之心与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将保护套重新套固在针头上,进行二次进针准备。但因该产品的设计缺陷,会出现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用采血前专用护套,就得用手握套并徒手安固在针头上,这样必然有被刺伤或血污的风险。如果用采血后专用护套套装在针头上,虽然消除了手指被刺伤或血污的风险,但因该保护套是一次性自锁结构,一旦前推到位,就不能后退,也就无法实现二次进针了,这也是该专利产品突出的设计缺陷。
3、该带双保护套的专利产品由4个组件构成,结构相对复杂,无形中增加了加工费用,同时也增加了组装的工时费用,两种费用之和必然加大了该静脉采血针的生产制造成本。尤其是该双保护套,将每个保护套只设计成单一的保护功能,不能一套多用,实在是一种浪费,并且因采血后专用护套的安装较为费时麻烦,安装过程需要由几个安装步骤与动作才能完成。如果人工安装要费时费工,如机械化自动组装就更困难一些,这也是该专利产品的第三个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针尾后操作的防刺伤防血污针套一体式新型静脉针,该静脉针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组装快速及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尾后操作的防刺伤防血污针套一体式新型静脉针,包括不锈钢制血管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柄体及套装在针柄体上的保护套,所述针柄体和保护套均由医用透明材料制成;针柄体内靠近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分别设有血管针针尾插装孔和医用软管插装孔,所述两插装孔之间设有回血通道;所述保护套为一体注塑结构,其包括套体、置于套体的上面后端部位的自锁弹性压片及置于套体的一侧面后端部位的限位弹性压片,所述自锁弹性压片的上面置有解锁压片,所述自锁弹性压片的下面及限位弹性压片的内侧面上分别置有自锁牙和限位牙;所述针柄体的上面设有与自锁牙相配合的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所述针柄体上对应限位弹性压片的一侧面上设有限位长槽;所述针柄体的后端面与上面之间设有第一倒角面,所述针柄体的后端面与所述限位弹性压片所在的一侧面之间设有第二倒角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自锁牙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自锁槽和第二自锁槽均为方形槽结构。
所述限位牙为方形结构,所述限位长槽的两端面为直角面。
所述保护套前端下缘部位设有过渡圆弧面。
所述解锁压片的上面及针柄体的尾部四个面上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条形沟纹。
所述针柄体和保护套的横截面为方形或梯形结构。
所述针柄体上还设有连通医用软管插装孔与针柄体底面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宽度大于医用软管的外径,所述开槽的长度小于医用软管插装孔的深度。
所述针柄体和保护套的底面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保护套前端固装有端帽,所述端帽上设有能使血管针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民,未经王振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5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主副活塞的摇臂制动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杏树良种高接换优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