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14467.2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迎春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共振 关节 轴向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像科用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磁共振已成为检测关节韧带、半月板、脊髓及椎间盘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普通磁共振扫描时,受试者处于平卧位,髋膝关节缺乏轴向负荷,不能了解站立时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情况,而恰恰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损伤多数发生在直立运动。同样,胸腰椎在普通磁共振扫描时也缺乏轴向负荷,不能了解站立时脊髓及椎间盘的情况,而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疾患也在站立位时症状明显。因此了解膝关节和腰椎在正常轴向负荷状态下,关节韧带、半月板动力学改变以及脊髓、椎间盘状态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际上虽已经设计出直立位磁共振扫描系统以检测膝关节负荷状态下数据,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并且成像不如常规磁共振系统成像清晰,故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平卧位时对患者膝关节加压的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包括有底板、设置在底板中央的螺杆、与螺杆连接设置的摇把、设置在底板另一端的头枕,所述的底板的中部平行设置有长方形的中央通孔,中央通孔内设置有螺杆,活动夹板插接设置在中央通孔内,并通过底端的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的活动夹板上还设置有两个重力计;所述底板的中部还设置有约束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了患者在平卧位时给膝关节轴向负荷,较好的模拟患者站立时的关节及脊柱负荷,从而获得站立时关节韧带、半月板动力学改变以及脊髓、椎间盘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摇把,2-底板,3-重力计,4-活动夹板,5-约束带,6-中央通孔,7-螺杆,8-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包括有底板2、设置在底板2中央的螺杆7、与螺杆7连接设置的摇把1、设置在底板2另一端的头枕8,所述的底板2的中部平行设置有长方形的中央通孔6,中央通孔6内设置有螺杆7,活动夹板4插接设置在中央通孔6内,并通过底端的螺纹孔与螺杆7螺纹连接;所述的活动夹板4上还设置有两个重力计3;所述底板2的中部还设置有约束带5。这样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可以让患者躺卧在底板2上,头部放入头枕8的凹槽内,双脚蹬在活动夹板4上,通过约束带5将腰部固定,根据负荷的需要,转动摇把1,带动螺杆7,从而使活动夹板4移动,对患者的膝关节轴向进行加压,较好的模拟患者站立时的关节及脊柱的负荷,根据重力计3显示的准确数字,实时掌握膝关节所受到的负荷大小,从而获得站立时关节韧带、半月板动力学改变以及脊髓、椎间盘的状态。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平卧位时对患者膝关节加压的磁共振下关节轴向加压装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迎春,未经李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4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