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用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4441.8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蕾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约束带。
背景技术
躁动、昏迷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症状。引起躁动不安有许多因素,首先考虑的是脑肿胀或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其次是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的缺氧,尿储留引起膀胱过度充盈,大便过硬引起的强烈的排便反射,呕吐物或大小便浸渍了衣物被褥,卧位不舒适等。再次是额叶脑损伤、麻醉清醒前、由昏迷转向清醒的过程中,或者是多种管道引起的不适,如引流管、鼻饲管、氧气吸入管、尿管等。当病人出现躁动不安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判断引起躁动的原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根据病情应用镇静剂或精神科药物,同时,为防止病人因躁动发生坠床、撞伤、抓伤或拔管等现象,为保证治疗效果,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常使用约束带对病人的肢体实施保护性约束。但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有以下缺陷:1、易滑脱,使得约束效果大打折扣;2、易卷成团或搓成绳状,造成病人局部皮肤的勒伤或擦伤;3、舒适度差,病人长时间使用,容易加重病人的躁动程度,甚至导致病情加重。这给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效果更好、有效保护神经外科患者皮肤免受伤害的神经外科用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约束带,包括有外层以及设置在两端的粘接带,所述外层的内侧还贴附设置有并列在一起的5-20条长条形的气囊内层,并且,每隔3个长条形设置一个空心长条形;所述的气囊内层通过通气管连接有充气球囊,并在通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本神经外科用约束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在患者因兴奋、躁动、自伤或者伤人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约束好,约束效果好,并且能自动提高约束功能,在约束病人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保护其皮肤免受伤害,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接带,2-外层,3-气囊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神经外科用约束带,包括有外层2以及设置在两端的粘接带1,所述外层2的内侧还贴附设置有并列在一起的5-20条长条形的气囊内层3,并且,每隔3个长条形设置一个空心长条形;所述的气囊内层3通过通气管连接有充气球囊,并在通气管上设置有阀门。这样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外层2和气囊内层3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约束,当其大幅度活动时,可以在实现约束效果的同时,且能够避免伤及病人的皮肤,增强实用性,提高人性化设计。而当患者感觉气囊内层3的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阀门进行放气或进行调节。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固定效果更好、有效保护患者皮肤免受伤害的神经外科用约束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蕾,未经朱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4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