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巨幕电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14401.3 | 申请日: | 201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陈光大;张静;闫春芳;王志强;宋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彩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G09G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罗巍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巨幕电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设备如CRT电视、CRT显示器、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DLP显示设备、投影屏幕等均存在耗电高、显示亮度和对比度相对较低和显示尺寸小等问题,市面上的LED液晶电视中的LED灯也只是作为光源使用,至今未见有真正的LED巨幕电视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显示清晰度高、屏幕尺寸大、亮度高、对比度高的LED巨幕电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LED巨幕电视,包括LED显示屏、操控板和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LED显示屏由LED单元板拼接而成,操控板用于发出控制指令对LED巨幕电视进行操控;输入信号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的信号输入接口相连,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的信号输出接口与LED显示屏相连,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将输入的音视频信号处理后输出至LED显示屏显示。
进一步,所述LED单元板上LED像素点间的中心距为3mm以内。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包括电视信号处理器、信号转换器、电源控制器、图像信号处理器和LED显示屏发送卡,所述电视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信号输入接口传来的信号并根据所述操控板的指令将所需视频信号传至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用于将电视信号处理器传来的视频信号转换为所述LED显示屏可以识别的信号,传至图像信号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LED显示屏的实际点阵比例对信号转换器传来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LED显示屏发送卡用于将图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的视频信号转换成LED显示屏所需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接口传送到LED显示屏显示;电源控制器用于接收操控板发出的开/关LED显示屏指令,启动或关闭所述LED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信号输入接口包括RF接口、CVBS接口、S-Video接口、YPbPr/YCbCr接口、HDMI接口、VGA接口、Audio接口、复合视频伴音输入接口和色差分量视频伴音输入接口。
进一步,所述电视信号处理器同步输出的伴音信号通过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直接接驳LED显示屏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或配套的音箱系统。
进一步,所述操控板为按键式和或遥控式。
进一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包括音频输出接口、电源控制接口和显示屏控制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LED巨幕电视由高密度LED单元板拼接而成,并且设置专用的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可以和传统的电视一样播放有线电视,且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节能、显示清晰度高、屏幕尺寸大、亮度高、对比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巨幕电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巨幕电视,包括LED显示屏1、操控板2和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3,LED显示屏1由多块LED单元板11拼接而成,为达到电视显示要求LED单元板11选用高密度单元板,即LED单元板11上LED像素点中心距很小的单元板,如P1.6LED单元板、P2.78LED单元板等。LED单元板11外形尺寸比例可选择地为4:3,便于拼装成4:3或16:9比例的显示屏;操控板2用于发出控制指令对LED巨幕电视进行操控,操控板2可以为红外遥控器或者面板按键形式用于切换用户希望显示的信源节目;输入信号通过数据线与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的信号输入接口31相连,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的信号输出接口32与LED显示屏1相连,显示屏控制和信号处理设备3用于将输入的音视频信号处理后输出至LED显示屏1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彩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彩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4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