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4190.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闵中华;孙国涛;王善军;柴刚;张洪;马捍东;尹万军;李继和;李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丘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N33/00;G01N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室内 sf sub 气体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SF6是由两位法国化学家Moissan和Lebeau在1900年合成。从上世纪60年代起,SF6作为极其优越的绝缘、灭弧介质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电力行业中的高压断路器及变电设备中。现在,SF6气体几乎成为高压、超高压断路器和GIS中唯一的绝缘和灭弧介质。
纯净的SF6气体无色、无味、不燃,在常温下化学性能特别稳定,是空气比重的5倍多。但在电力系统中,由于SF6气体主要充当绝缘和灭弧介质,在电弧及局部放电、高温等因素影响下,SF6气体会进行分解。它的分解物遇水份后生成腐蚀性电解质,尤其是某些高毒性分解物,如SF4、S2F2、SOF2、HF、SO2等,如大量吸入人体会引起头晕和肺水肿,甚至昏迷及死亡。
在相对密封的室内,由于空气流通不畅,SF6及其分解物在室内沉积,加上SF6气体无色、无味,从而对巡视、检修人员产生极大的危害。当GIS(气体绝缘变电站)产生泄漏后,SF6气体积聚在地坪上方低层空间,造成局部缺氧,使人窒息而造成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其不仅能够实时检测变电站室内SF6浓度并进行报警,而且能够根据SF6浓度自动开启风机进行空气调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中央处理器、气体检测装置、人体感 应装置、风机控制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人体感应装置、风机控制装置和声光报警装置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气体采集控制器和如干个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分别与气体采集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采集终端分别设置在变电站室内的不同地方,用以采集SF6和O2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气体采集控制器,所述气体采集控制器对所采集的SF6和O2气体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采集到SF6和O2气体密度与设定阀值比较,如果SF6和O2气体密度超出设定阀值范围则向声光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同时向风机控制装置发送启动风机工作指令进行通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设置在变电站室内入口处,如果检测到人员进入,则发送相关信息给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则启动风机工作进行通风。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红外线人体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一级监控系统,所述上一级监控系统设置在监控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该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室内SF6组合电器设备SF6绝缘气体的泄漏情况和空气中含氧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对无人值守变电站和开关室进行实时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完善维护体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检测变电站室内SF6浓度并进行自动报警和自动排气进行空气调控,不仅提高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而且对日常巡视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电站室内SF6气体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中央处理器、气体检测装置、人体感应装置、风机控制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和上一级监控系统,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人体感应装置、风机控制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和上一级监控系统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气体采集控制器和如干个采集终端,所述采集终端分别与气体采集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采集终端分别设置在变电站室内的不同地方,用以采集SF6和O2气体浓度信息并发送给气体采集控制器,所述气体采集控制器对所采集的SF6和O2气体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采集到SF6和O2气体密度与设定阀值比较,如果SF6和O2气体密度超出设定阀值范围则向声光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息进行报警,同时向风机控制装置发送启动风机工作指令进行通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设置在变电站室内入口处,如果检测到人员进入,则发送相关信息给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则启动风机工作进行通风。所述中央控制器将现场实时信息发送给设置在监控中心的上一级监控系统,用以实施远程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丘市供电公司,未经章丘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4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门翻转潜水式测试机
- 下一篇:拉杆式浮头换热器试压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