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3542.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甫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甫进 |
主分类号: | A47C7/44 | 分类号: | A47C7/44;B60N2/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与乘坐者同步同方位运动的背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座椅的背靠是以固定不能活动的方式结合于该座椅,乘坐者坐在该座椅上,背部往后抵靠在呈固定状态的靠背,乘坐者背部会遭受到该靠背的压迫而导致乘坐者背部产生不舒适感受;而且当乘坐者坐累了需要调整位置时,背靠则不能与乘坐者同时调整;中国专利200820124482.1公开了一种靠背装置,该背靠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结构太复杂,成本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下位置可调且可与乘坐者同步同方位运动的背靠装置。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贴靠件;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单元,包括弹簧和连接件;所述弹簧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反向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贴靠件固定连接于弹簧的第一端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弹簧的第二端部,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座椅固定板。
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
贴靠件后端具有用于卡合弹簧第一端部的第一卡槽,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螺钉使弹簧第一端部与第一卡槽固定连接;第一卡槽上设有用于穿入第一凸部的第一圆孔。
贴靠件后端还设有用于固定弹簧第一端部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设置为两个。
连接件上具有用于卡合固定弹簧第二端部的卡爪和用于穿入第二凸部的第二圆孔,卡爪设置为3个。
座椅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钉和可以使连接件进行上下活动的槽孔,第二螺钉穿过槽孔使连接件与座椅固定板连接。
所述背靠装置还包括弹性套,弹性套套设于连接单元的外侧周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靠装置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卡槽与贴靠件连接,弹簧的第二端部通过三个卡爪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连接于座椅,并可在座椅固定板的槽孔内进行上下活动,乘坐者乘坐该座椅时,乘坐者背部贴靠于至少一个贴靠件,当乘坐者背部活动摇摆时,利用弹簧的扭转弹性使背靠装置与乘坐者同步运动,并能产生缓冲作用,并且贴靠件的位置可根据乘坐者的需要上下调整,使乘坐者乘坐更舒适;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弹性套,使连接单元隐藏在弹性套内,不仅更美观,还可防止弹簧扭转活动时夹伤使用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能很好地解决乘坐者与背靠装置同步活动的问题,还可根据乘坐者的需要上下调整贴靠件的位置,使用安全、方便,成本低,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靠件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沿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靠装置的装配图。
其中,1、第二螺钉;2、座椅固定板;3、槽孔;4、连接件;5、第二圆孔;6、卡爪;7、第一螺钉;8、贴靠件;9、第一圆孔;10、第一卡槽;11、第一端部;12、第一凸部;13、弹簧;14、第二凸部;15、第二端部;16、第二卡槽;17、弹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甫进,未经杨甫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3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烫衣椅
- 下一篇:一种低温断路器灭弧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