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3086.2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成;杨云;徐伟;王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电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1 | 分类号: | H02K3/51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发电机 转子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以磁场为媒介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磁场是实现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基础,要产生磁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螺旋线圈在通电的状态下产生电磁场;另一种是利用永磁体产生磁场。目前大多数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多运用永磁体产生磁场,切割磁力线发电。
目前公知的发电机转子引线结构是在转轴上开槽,将软铜连接线埋入开槽内与集电环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一般称为软连接,软连接对转轴的加工要求比较高,并存在安装及拆卸不方便、安全性能不高、可靠性低、易起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解决软连接对转轴的加工难度比较高、安装及拆卸不方便、可靠性低、易起潮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包括转轴(1),集电环(4),所述转轴(1)设置有空腔,空腔装有由硬铜线与绝缘材料烧结成的绝缘子套筒(3),绝缘子套筒(3)设置有用于将其引出与转子绕组线圈和集电环连接的绝缘子连接柱(2),空腔内还装有用于固定绝缘子套筒(3)的橡胶定位套(5),所述空腔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内腔密封的自锁螺母(6)。
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所述空腔关于转轴中心轴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它是将铜线与绝缘材料烧结成绝缘连接柱,再用绝缘连接柱分别与转子线圈及集电环连接,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软连接结构安装及拆卸不便的缺陷,也降低了转轴加工难度,同时保留了集电环尾端风扇,保留了良好的冷却和除尘能力;该结构连接点位于集电环内测,短于普通绝缘套,成本较低,其二离编码器较远,采用绝缘子连接柱,维护方便,安全性能更高。采用模块性接结构,可靠性高,不易起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转轴,2、绝缘子连接柱,3、绝缘子套筒,4、集电环,5、橡胶定位套,6、自锁螺母,7、风扇,8、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的引线结构,包括转轴(1),集电环(4),所述转轴(1)设置有空腔,空腔装有由硬铜线与绝缘材料烧结成的绝缘子套筒(3),绝缘子套筒(3)设置有用于将其引出与转子绕组线圈和集电环连接的绝缘子连接柱(2),空腔内还装有用于固定绝缘子套筒(3)的橡胶定位套(5),空腔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将内腔密封的自锁螺母(6)。转轴(1)中间的空腔是关于转轴中心轴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是将铜线与绝缘材料烧结成绝缘连接柱,再用绝缘连接柱分别与转子线圈及集电环连接,结构有效地解决了软连接结构安装及拆卸不便的缺陷,也降低了转轴加工难度,同时保留了集电环尾端风扇,保留了良好的冷却和除尘能力;该结构连接点位于集电环内测,短于普通绝缘套,成本较低,其二离编码器较远,采用绝缘子连接柱,维护方便,安全性能更高。采用模块性接结构,可靠性高,不易起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电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电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3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