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洞试验用测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12607.2 | 申请日: | 201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焦予秦;陆岩;惠增宏;郭琦;金承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洞试验 用测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翼型气动性能风洞试验技术,具体是一种风洞试验用测压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翼型风洞试验动量法阻力测量技术(见王铁城编《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6-5节动量法实验)涉及的测量机构为总压、静压测量尾耙,一般由大量的总压管、数个静压管、支撑结构以及测压管组成,安装在翼型风洞试验模型后,能测量出翼型模型后一定距离(一般为0.5~1.2倍翼型模型弦长)、沿垂直于来流方向和翼型模型展向的直线上的气流总压和静压分布,并以此计算翼型模型的阻力和翼型的阻力系数。但是,该方法及测量机构仅适合于翼型模型所受升力较小、尾迹气流向下翼面方向偏斜较小和流动无大流动分离的情况。当翼型模型所受升力较大时,该测量机构测量的尾迹总、静压与实际值会有较大偏差,且没有测量出尾迹气流的方向,从而影响翼型模型的阻力和翼型的阻力系数结果。
国内专利检索尚无带捕捉气流方向的风洞压力测量相关技术的发明。
外国专利US20070256506(METHE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公开了几种不同的用于测量来流压力和压差的测压管布置形式,主要是使用一个半球面碗和测压管连接,使半球面的凹面面向来流,进而得到不受偏角影响的来流总压。该机构可以较准确地得到来流压力,但是不能捕捉到来流角度,不适合描述整个流场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尾迹气流速度偏斜而造成的总压、静压和翼型阻力系数结果偏差,以及不能捕捉到气流角度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洞试验用测压机构。
本发明包括横梁、支架和多个测压锥,以及与各测压锥配套的转轴、角度传感器、偏心球轴承、压盖、总压管和静压管;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架的顶端;多个测压锥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横梁的上方,并且所述测压锥下表面与横梁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00mm~200mm;各角度传感器通过附带的联轴器的用户端孔与转轴固连;横梁前缘有个转轴安装孔,转轴的一端通过一对偏心球轴承安装在该转轴孔内,并且在所述转 轴该端的端头安装有角度传感器;转轴的另一端位于测压锥前缘处下表面处的转轴安装孔内,并且两者之间过盈配合;总压管的一端穿入位于测压锥前缘顶端的总压孔内,粘接并密封在总压孔的孔壁上;总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力测量仪的输入端连接;静压管的一端穿入位于测压锥前缘处上表面的静压孔内,粘接并密封在静压孔的孔壁上;静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力测量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压锥前缘顶端的总压孔的轴线与测压锥的轴线重合,所述静压孔的轴线垂直于测压锥的上表面,并且总压孔和静压孔的孔径为0.5~1.0mm。转轴安装孔位于测压锥的气动力作用中心与该测压锥的前缘顶点之间。
所述测压锥的数量根据试验模型尾迹区域的范围和测量精度确定,使试验模型尾迹区域处于最两端的测压锥之间。
所述横梁的横剖面为上、下对称的流线形;在该横梁内有总压管的导通孔和静压管的导通孔;总压管与静压管穿入转轴的内孔中,并穿过横梁上的导通孔与压力测量仪连接。
所述的总压管与静压管的导通孔包括与各转轴安装孔连通的支孔和贯通横梁长度的总孔;所述的各支孔均与总孔之间贯通;所述总孔的内径与支架顶端空心销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各测压锥均为流线型截面的旋成体;测压锥内部有空腔;各测压锥前缘处的转轴安装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测压锥中心线;该转轴安装孔与测压锥内部的空腔之间导通;测压锥前缘顶端的总压孔与转轴安装孔导通;测压锥前缘处的上表面的静压孔与测压锥内的空腔导通。
所述的转轴为空心直管,转轴的外径与测压锥上的转轴孔直径相同,形成过盈配合;转轴与测压锥连接一端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总压管和静压管的过孔;在转轴与横梁连接一端的圆周表面亦有总压管和静压管的条形过孔。
所述轴套中部有条形孔,该条形孔的位置与转轴上的条形孔的位置对应。
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翼型风洞试验动量法阻力测量技术中总压测量偏差较大、以及求出的尾迹速度分布和计算的阻力值误差较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色合成演示仪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