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2258.4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李东政;李亚军;王毅;刘璀巍;胡龙;杨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56;B01D53/64;B01D53/8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脱硫 脱除 重金属 离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利用电石渣和增效剂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石是生产乙炔的主要工业原料,但在生产乙炔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电石渣,目前国内外对电石渣的处理方式是脱水后集中堆放及填埋,这样处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电石渣是以电石为原料生产乙炔的副产物,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对酸性气体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因此在工业上用作脱硫剂,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中,工艺成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主导地位,但从多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仅使用脱硫剂难以保证SO2达标排放,尤其是在高硫煤地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设备布局好、脱除效果好的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脱硫塔、电石渣浆液罐、电石渣浆液泵、增效剂溶液罐、增效剂给料泵、石膏排出泵、石膏旋流器、上清液回流管、原烟气管、净烟气管组成,所述脱硫塔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原烟气管、净烟气管,所述脱硫塔还分别通过管道与电石渣浆液罐、增效剂溶液罐、石膏旋流器相连,脱硫塔与电石渣浆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电石渣浆液泵,脱硫塔与增效剂溶液罐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增效剂给料泵,脱硫塔与石膏旋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石膏排出泵,所述脱硫塔与石膏旋流器之间还设置有上清液回流管。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膏旋流器的出料处设置有真空皮带机,所述真空皮带机的出料处设置有废水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石渣浆液罐上方设置有电石渣过滤筛,所述电石渣过滤筛的上方设置有电石渣给料斗。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效剂溶液罐上方设置有增效剂计量加料斗。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2、采用电石渣作脱硫剂,解决了电石渣的处理问题,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3、增效剂的使用,促进了NO氧化成NO2和Hg0氧化成Hg2+的反应,NO2和Hg2+被浆液溶解吸收,从而达到脱硝脱汞的目的;4、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酸和硝酸具有对烟气中重金属离子的洗涤捕集作用,使烟气中重金属离子转移到废水中,通过废水处理达到脱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5、电石渣和增效剂的联合使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脱硫效率,还能同时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对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起到积极作用。这个装置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布局,结构紧凑,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脱硫塔1、电石渣给料斗2、电石渣过滤筛3、电石渣浆液罐4、电石渣浆液泵5、增效剂计量加料斗6、增效剂溶液罐7、增效剂给料泵8、石膏排出泵9、石膏旋流器10、真空皮带机11、废水处理装置12、上清液回流管13、原烟气管14、净烟气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以下部分描述了一种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
该联合脱硫、脱硝和脱除重金属离子的装置由脱硫塔1、电石渣给料斗2、电石渣过滤筛3、电石渣浆液罐4、电石渣浆液泵5、增效剂计量加料斗6、增效剂溶液罐7、增效剂给料泵8、石膏排出泵9、石膏旋流器10、真空皮带机11、废水处理装置12、上清液回流管13、原烟气管14、净烟气管15组成。
其中,脱硫塔1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供烟气进出的烟气管14和净烟气管15。脱硫塔1与电石渣浆液罐4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设置有电石渣浆液泵5,电石渣浆液罐4的上游依次设置有电石渣过滤筛3和电石渣给料斗2。
脱硫塔1与增效剂溶液罐7通过管道相连,该管道上设置有增效剂给料泵8,增效剂溶液罐7的上游设置有增效剂计量加料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