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卸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2253.1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两个可相互转动的部件的旋转卸扣。
背景技术
卸扣是吊装设备中常见的工具,通常包括两个连接端,两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吊钩或类似的部件。现有技术的卸扣,最简单的例如申请号为03238150.6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由一个U形环两端设置销孔,销孔连接一个销子构成。U形环的顶端和销子分别作为一个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待连接吊钩或类似部件。这样的卸扣结构简单,但是两连接端不能相互转动,所连接的两个吊钩也不能相互转动,需要在连接时确定两吊钩的角度方位,否则容易造成扭曲损坏,卸扣使用不方便。
申请号为20092003072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蛙式连接旋转卸扣,包括两个封闭端、也就是顶端相对的U形环,其中一个U形环的端头连接一个螺柱并穿连在另一个U形环顶端的通孔中,螺柱伸出通孔的悬伸端连接适配的螺母,然后两个U形环的开口端上设置销孔连接销子,待连接的吊钩就连接在销子上,这样的卸扣因为中部螺柱和通孔、螺母的作用而具有可旋转的功能,使用进一步方便。但是这样的卸扣部件多,结构过于复杂,加工使用都不方便,同时部件较多且尺寸不能做的太大,卸扣的结构强度低;仅能在负载较小的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旋转卸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卸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和轴体,套体一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轴体呈阶梯轴状,轴体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且端头延伸到套体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螺纹连接一个端帽,所述的缩颈部位于端帽和轴体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和轴体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上连接第一U形环,轴体上连接第二U形环,第一、第二U形环的顶端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上述结构以后,套体和轴体因为端帽和缩颈部及轴体上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之间构成轴向限位的转动配合,所以与套体连接的第一U形环可与套体一起,相对于轴体和第二U形环转动,第一、第二U形环的顶端朝向相反,必然就是两者U形环的悬伸端连接在套体和轴体上,那么U形环的封闭端、也就是顶端可以方便的连接吊钩等部件,既实现两个U形环可转动的功能,又省去了连接销等部件,所以结构简单,加工使用都更方便,并且结构强度也更好,适合加工成各种规格型号,适合装卸、运输设备上使用,尤其适合船舶锚链连接、海洋平台锚链连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3所示的一种旋转卸扣,包括套体10和轴体20,套体10一个端部附近的内壁向内凸出构成缩颈部11,轴体20呈阶梯轴状,轴体20较细的一端穿过该缩颈部11,且端头21延伸到套体10内腔径向尺寸较大的部位,该端头21螺纹连接一个端帽30,所述的缩颈部11位于端帽30和轴体20上较粗部位之间,使得套体10和轴体20构成轴向限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套体10上连接第一U形环40,轴体20上连接第二U形环50,第一、第二U形环40、50的顶端朝向相反。
如图3所示,也可以看作是套体10的内腔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形状,轴体20为上小下大的形状,轴体20由下方向上插入套体10,轴体20上端头21上设置外螺纹,适配连接内壁具有螺纹的端帽30,这样轴体20和端帽30整体呈哑铃状,中部嵌在缩颈部11内,只要端帽30旋的不要太紧,套体10和轴体20即可自由转动,至于所述的套体10和轴体20轴向限位,指的也就是两者轴向位置基本不变或者有适当的活动余地,只要轴体20不与套体10分离均可。这样的卸扣结构结构强度可靠,同时结构更加简单,加工使用都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体10与第一U形环40焊接;轴体20与第二U形环50一体加工成型。例如图2所示的所述的套体10外壁对称设置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12、12`,所述的第一U形环40两端分别嵌入凹槽12、12`并焊接为一体。这样套体10外部没有任何遮挡,便于套体10内腔加工成型。同时,设置凹槽12、12`后,第一U形环40端部插入凹槽12、12`即可沿套体10与第一U形环40的表面相接处焊接,焊缝长度和面积最大化,焊接牢固,同时U形环本体不受破坏,保证部件的结构强度可靠。而轴体20本身因为无需钻孔等加工,所以可以方便地和第二U形环50一体铸造成型,加工方便,强度也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光学检测仪的运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便携眼镜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