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齿轮旋转轴的支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699.2 | 申请日: | 201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西堀勉;驹泽雄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5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旋转轴 支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在行星齿轮机构中,能增加行星齿轮配置数量的行星齿轮旋转轴的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学的发展,马达产品以及使用马达的行业随处可见,对小型、高输出的马达需求量逐渐增加,与马达相配合的减速机结构尺寸相应变小。由于行星齿轮结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由行星轮共同承担载荷,结构紧凑,所以行星齿轮副的模数减小,使减速机的整体结构优化,从而满足减速机的小型化要求。但在设计小型行星减速机的场合,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的行星轮直径会变得很小,相应的行星齿轮的旋转轴就会变小,为了确保旋转轴的强度,行星轮的小径化就比较困难,因此增加行星齿轮的配置数量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旋转轴的支持结构,以实现能增加行星齿轮配置数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一与滚珠二分别装在球面状凹槽一和球面状凹槽二内,滚珠一与滚珠二能在球面状凹槽一和球面状凹槽二内转动,球面状凹槽一与球面状凹槽二位于行星齿轮旋转轴两端中心上,保持器组件一、保持器组件二上分别带有确保滚珠一、滚珠二突出于其外侧平面而不脱落的通孔;保持器组件一、保持器组件二的轴心在同一中心线上,保持器组件一、保持器组件二上相对应的通孔同心;行星齿轮露出于保持器组件一、保持器组件二的外径侧和内径侧;保持器组件二上带有不使各行星齿轮之间相互接触的均匀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行星齿轮的齿轮和旋转轴制成一体,行星齿轮两端的滚珠可使行星齿轮通过点接触自由自转,保持行星齿轮自如的转动,亦可使所有行星齿轮沿着凹槽状的圆弧轨道进行公转,本实用新型在确保行星齿轮的旋转轴刚性的同时,行星齿轮数量配置的增加更好的实现了对行星齿轮旋转轴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12个行星齿轮的配置实例。滚珠一1与滚珠二2分别装在球面状凹槽一3和球面状凹槽二4内,滚珠一1与滚珠二2能在球面状凹槽一3和球面状凹槽二4内转动,球面状凹槽一3与球面状凹槽二4位于行星齿轮5旋转轴两端中心上,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上分别带有确保滚珠一1、滚珠二2突出于其外侧平面而不脱落的通孔;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的轴心在同一中心线上,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上相对应的通孔同心;行星齿轮5露出于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的外径侧和内径侧。为了不使各行星齿轮5之间相互接触,保持器组件二7上带有均匀凸起结构,并且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上的与滚珠一1与滚珠二2相对应的通孔在同一圆周上有合适的间隔。
由保持器保持的多个行星齿轮构成的以此为特征的行星齿轮旋转轴的支持结构。
保持器组件一6、保持器组件二7两侧突出来的滚珠一1与滚珠二2可沿着凹槽状的圆弧轨道8转动,凹槽的半径比滚珠半径稍微大一些。球面状凹槽一3和球面状凹槽二4的中心可以作为行星齿轮5的旋转轴中心,使得行星齿轮5自转,凹槽状的圆弧轨道8为所有行星齿轮5提供公转轨道,同时支持构造全体也能约束行星齿轮的公转。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5通过点接触可使行星齿轮5自转,亦可使所有行星齿轮5进行公转,能保持行星齿轮5的自身旋转轴的刚性,可有效实现减速机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防尘唇的高速旋转油封
- 下一篇:一种秸秆煤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