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水平面防水层低温性能的现场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540.0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衡;张仁瑜;王景贤;王淑丽;周垚;戈兵;姚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刘湘舟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水平面 防水层 低温 性能 现场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水层性能的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已施工的建筑水平面防水层的低温性能现场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建筑防水层低温柔性性能的现场检测还没有有效的检测设备,现行的建筑防水材料检验标准中,对建筑防水材料低温柔性性能规定的检测法是试验室低温弯曲法:在试验室中裁制一定尺寸的试件,如沥青改性防水卷材150 mm×25mm,将其放入低温箱,在检验标准规定的温度下浸泡在低温液体中保持一定时间,采用与待测材料厚度相对应的金属圆辊做变形模型,将待测试件沿着辊的曲面弯曲180°的方法检测低温柔性。此检测方法由于检测设备不具备便携性,且已施工的建筑防水层无法进行180°曲面弯曲,所以无法应用于建筑水平面防水层的现场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水平面防水层低温柔性性能的现场检测设备,解决目前建筑垂直面防水层低温柔性性能无法进行现场检测,而只能对形成该防水层的原材料产品进行试验室检测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水平面防水层低温性能的现场检测设备,包括落锤和管径大于落锤最大直径的导管,所述落锤的锤头为球冠形,所述导管竖直放置在待测防水层上,且距待测防水层的1000mm处刻有标记, 所述落锤锤头向下,其顶点置于导管内距离防水层待测面1000mm高度处,落锤的运动轨迹是沿导管自由下落至撞击到待测防水层。
所述落锤的锤身可为直径大于锤头直径的圆柱形,锤颈位于锤头与锤身之间,其母线为圆弧形。
所述导管长度可为1050±10mm。
所述锤头的半径可为15mm,锤身半径可为20±1mm。
所述锤头的材质可以是铸钢,导管的材质可以是有机玻璃管或聚碳酸酯管。
所述导管的下沿与待测防水层的接触面上可开有排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于检测已施工的水平面防水层,不需要破坏水平面防水层进行裁样,检测的部位变形小、创口小,检测后水平面防水层易于修复。
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直观明了。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工程现场检测水平面防水层的低温柔性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落锤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导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锤头、2-锤身、3-导管、4-待测防水层、5-基层、6-锤颈、7-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5所示,一种建筑水平面防水层低温性能的现场检测设备,包括落锤和管径大于落锤最大直径的导管3,所述落锤的锤头1为球冠形,所述导管3竖直放置在待测防水层4上,且距待测防水层4的1000mm处刻有标记, 所述落锤锤头向下,其顶点置于导管内距离防水层待测面1000mm高度处,落锤的运动轨迹是沿导管自由下落至撞击到待测防水层4。
参见图1-2所示,所述落锤的锤身2可为直径大于锤头直径的圆柱形,锤颈6位于锤头与锤身之间,其母线为圆弧形。所述锤头1的材质可以是铸钢,锤头1的半径可为15 mm,锤身2半径可为20±1mm,落锤的总质量可为1000±1g。
参见图3-4所示,所述导管3的材质可以是有机玻璃管或聚碳酸酯管,长度可为1050±10mm,内径可为22mm,外径可为26mm。导管3的底端与待测防水层4的接触面上开有排气口7,排气口7的作用是保证在落锤下落过程中避免导管内空气排出不畅而影响重锤下落速度,且导管长度方向与导管底端的4个与待测防水层4的接触点所在平面垂直,保证试验过程中落锤以竖直方向下落。排气口可为半圆形,半径为12mm,孔的高度为10mm,排气口的个数不少于3个,本实施例中可为4个。导管3距待测防水层4的1000mm处刻有标记,待测防水层4铺于基层5上。
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处理测点:选择易于放置或安装检测设备处为测点并进行清理,测点表面不应有破损、裂纹,以及浮浆和尘土,用酒精擦拭干净,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多糖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多幅超声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一种超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