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466.2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楠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球墨铸铁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硬密封蝶阀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在阀体上的斜切型密封面上喷涂有碳化钨涂层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现行制造阀门的材质主要是普通的钢材、铸铁或是选用铝青铜,前者出于在抗蚀、抗氧化、耐热等方面的缺陷,使阀门的阀杆螺母容易与阀杆锈死,直接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后者铝青铜,其主要成份90-95%为铜、5-10%为铝,虽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但强度较差,而且制造成本较大,目前普通的金属硬密封蝶阀也有采用铸钢件或金属焊接件做阀体,将防腐防锈金属材料焊接密封面上,防腐密封效果好。这种阀门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主要在中、高压条件下应用。因此选用一种新型替代材料,是制造阀门的关键。
在我国,中、低压阀门使用比较广泛,这类阀门大多是采用铸铁或球墨铸铁制成,当环境温度要求比较高时,球墨铸铁材料的稳定性和较好的性能都可能满足技术要求,因此加工制造比较容易,生产成本低。这类阀门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密封面的防腐及耐压能力差,如要提高,一般都采用在密封面上镶嵌防腐金属材料的方法。这样阀门制造过程就变得复杂,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也大幅增加。 如何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阀门,使其在恶劣气候和工作环境中具有耐温、耐压、耐腐蚀的良好性能,是制造阀门的关健。因此研制一种在球墨铸铁阀体上具有耐温、耐压、耐腐蚀层的金属硬密封结构的新型蝶阀应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选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为阀门制造材料,并在阀门密封面上喷涂有碳化钨涂层,使蝶阀具有很强的防腐耐磨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包括手动装置、阀体、后堵、阀板、阀轴、轴套、密封组件、压兰及压兰螺栓、压兰螺母、销子及键,阀体与阀板为斜切型密封接触,在阀板上装有复合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制成的阀体上的斜切型密封面上喷涂有碳化钨涂层。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制成的阀体上的斜切型密封面上喷涂有碳化钨涂层,其厚度为1.5~2毫米。
所述的选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为阀门制造材料,所选用材料成份为碳≤3.0%、硅1.5-3.0%、锰0.7-1.2%、铬1.75-2.75%,镍18-22%、磷≤0.08%。机械性能为抗拉强度≥400MPA,屈服强度≥207MPA,延伸率≥8%,硬度139-202HB,其组织为奥氏体基体上分布球状的石墨,并含有少量碳化物,选定材料后,制作方法分为:1、造型制芯,2、熔炼,3.球化处理,4.孕育处理,5、炉前检测,6、浇注,7、炉后检测,8、清理和粗加工,9、机床精细切削加工等共9个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在于:所选用的阀门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高温、抗氧化性,同时有良好的低热膨胀性和低温冲击韧性,完全符合阀门在各种恶劣工作环境下的技术要求。
尤其是在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上,实现具有碳化钨涂层的金属硬密封效果,与普遍金属硬密封阀门相比,具有不生锈,加工制造工艺简易,生产成本低的市场优势,而密封性、耐磨性能达到和超过全钢金属硬密封阀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硬密封蝶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阀体上有的斜切型密封面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阀体与阀板的斜切型密封接触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图1、图2、图3中:l-阀体螺栓、2-垫圈、3-胶圈、4-后堵、5-阀体、6-压圈、7-阀板、8-阀轴、9-销子、10-螺栓、11-垫圈、12-轴套、13-密封组件、14-压兰、15-压兰螺栓、16-压兰螺母、17-键、18-手动装置、19-复合密封圈、20-斜切型密封面、21-碳化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楠,未经项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