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322.7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伟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
背景技术
车门防水膜是汽车车门密封系统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防止水向车内的内饰渗漏造成内饰零件霉变和损坏。
目前汽车通常采用的防水膜是双层膜结构的防水膜,如在CN200920306711中提到一种汽车车门的前挡水膜,其双层膜是由在车门内外两层面板的中间,向外粘贴的内层膜和从外面向里面粘贴的外层膜所构成;所述内层膜在车门内钣金里面往车外方向粘贴,将雨水挡在车门中间;然后将所述外层膜四周涂胶往车内压实固定,内层膜与外层膜之间用丁基胶涂抹压紧,经过双层膜的保护,防止水向车内的内饰零件渗漏。这种传统的防水膜,虽然能实现车门的防水效果,但是采用的是双层膜结构,较浪费防水膜布的材料;通常是将3mm高,5mm宽的丁基胶涂在防水膜布上,用以防水膜往钣金上的粘贴,一台轿车四门防水膜一般耗用100ml左右的丁基胶;如图6,在防水膜向钣金上粘贴之前,防水膜粘贴在一种表面光滑的纸上(称为离型纸),方便运输和包装,防止丁基胶被污染,防水膜安装时从离型纸上剥离下来,然后将离型纸作为废料丢弃在汽车总装线上,这种防水膜比较浪费原材料,而且会给汽车总装现场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上述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车门防水膜采用双层膜,制造成本高,材料浪费严重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采用单层防水膜结构,撕剥和叠放方便,装配精确,生产成本低的汽车车门防水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一种汽车车门防水膜,所述防水膜为单层防水膜。
所述汽车车门防水膜,其中:所述防水膜的两面中有一面呈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涂有压敏胶,粘接在车门内钣金表面。所述压敏胶通过丝网印刷印设在所述粗糙表面的边缘区域。
所述汽车车门防水膜,其中:所述防水膜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车门内钣金上侧边的定位凸部匹配连接。
所述汽车车门防水膜,其中:所述防水膜设有便于撕剥的凸耳。所述凸耳呈长方形,包括设于所述防水膜的上侧边两端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
所述汽车车门防水膜,其中:所述防水膜是通过冲切成型的厚度为0.15mm的PE薄膜。所述防水膜还设有与所述车门内钣金支架匹配连接的支架孔。所述防水膜还设有插线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采用单层防水膜结构,不仅能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同时,防水膜上还设有凸耳,可以使防水膜在撕剥时更为便利;防水膜上设有两个定位孔,通过两个定位孔对准车门内钣金上的两个定位凸部粘贴在钣金上,可以使防水膜的粘贴位置更为精准,避免粘贴位置的偏移而造成漏水;采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将胶印刷在防水膜一侧面,印刷胶层厚度很薄,每台车四门耗量共10ml左右,比传统类型的防水膜节省胶的材料;同时防水膜依次层层叠放的包装方式,可以省掉离型纸,同时避免汽车总装线上丢弃的离型纸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与汽车车门钣金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与车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与车门装配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与车门装配的位置对应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从另一片防水膜上撕剥下来的状态图。
图6为传统汽车车门防水膜从离型纸上撕剥下来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视图方位与图1或图2示意图方向一致。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防水膜1大致呈长方形,其粘贴在车门内钣金向车内方向的表面上,防水膜1是通过冲切成型的0.15mm厚的PE薄膜,一表面稍微粗糙,另一表面非常光滑,其包括支架孔11、插线孔12、压敏胶13、第一凸耳14、第二凸耳15、第一定位孔16和第二定位孔17;
支架孔11和插线孔12为多边形结构,由防水膜1在被冲切时形成,其均位于防水膜1中部;
压敏胶13位于防水膜1的粗槽表面的边缘区域,其由丁基胶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形成,厚度为0.1mm,宽度为20mm-30mm,其中,压敏胶13的底端设有弯曲部131;
第一凸耳14和第二凸耳15大致呈长方形,其分别设于防水膜1上侧边的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伟,未经鲁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应急逃生装置
- 下一篇:教学试验用安全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