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282.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7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18 | 分类号: | B67C3/18;B67C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24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向电解槽加料的方式主要采用倒料的方式来完成,该加料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工作人员操作吊车倒料时,存在金属溶液容易飞溅等安全隐患;
2)金属溶液的温度很高,对操作设备的损害特别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探索一种虹吸装置,该虹吸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能够安全快捷地向电解槽中加料,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并减小对其他设备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虹吸装置,该虹吸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能够安全快捷地向电解槽中加料,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并减小对其他设备的损伤。
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虹吸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吸料管、出料管和真空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上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真空管上设有真空泵。
进一步,所述吸料管、出料管和真空管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缓冲筒;
进一步,所述真空管上设有泄气阀;
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为铰接在所述出料口上的密封板;
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为塞在所述出料口上的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虹吸装置通过在真空管上设置真空泵,用于将吸料管、出料管吸真空,将物料从吸料管的进料口处吸进到出料管后,关闭真空泵,利用连通器原理即可实现物料从出料口自动流出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虹吸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特别的用在向电解槽加料时,能够快捷地向电解槽中加料,上料过程中金属溶液不会飞溅,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并减小对其他设备的损伤。
2、通过设置缓冲筒,使物料流动平缓;通过设置泄气阀,用于在物料从出料口流出后开启向真空管内注入空气,保证真空管内气压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虹吸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虹吸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虹吸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吸料管1、出料管2和真空管3,出料管2的出料口上设有密封结构,真空管3上设有真空泵4。密封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密封结构可以为铰接在出料管2的出料口上的密封板7,密封结构还可以为塞在出料管2的出料口上的密封塞,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采用第一种结构,在开启真空泵4吸真空前,用密封板7将出料管2的出料口密封,防止空气进入,物料吸入出料管2后,将密封板7打开流出物料。
本实施例的虹吸装置通过在真空管3上设置真空泵4,用于将吸料管1、出料管2吸真空,将物料从吸料管1的进料口处吸进到出料管2后,关闭真空泵4和阀门8,利用连通器原理即可实现物料从出料口自动流出上料,因此,本实施例的虹吸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特别的用在向电解槽加料时,能够快捷地向电解槽中加料,上料过程中金属溶液不会飞溅,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并减小对其他设备的损伤。
作为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吸料管1、出料管2和真空管3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缓冲筒5,通过设置缓冲筒5,能够使液体物料流动平缓。
作为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真空管3上设有泄气阀6,通过设置泄气阀6,用于在物料吸出后,向真空管3内注入空气,保证真空管3内的压力平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溶胶生产反应釜
- 下一篇:保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