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接式风机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266.7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24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风机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泵叶轮,具体的为一种铆接式风机叶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耗高、耗电量大和安全性能不稳定的缺陷,如使用24B-9型离心泵,原设计扬程为214米水柱,实际运行流量在4600-4800m3/小时,这些富余的量被出口阀吃掉。正常运行时出口阀的开度只有1/7-1/5,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另外,在阀门开度较小的情况下长期工作,闸板在湍急的水流冲击下磨损窑封面,引起振动,不利于安全运行。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对现有的风机叶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铆接式风机叶轮能够减小能耗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铆接式风机叶轮,该铆接式风机叶轮能够减小能耗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能。
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包括上叶轮盖、下叶轮盖和安装在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之间的叶片,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的边缘分别向两侧张开。
进一步,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的张开角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的张开角度为25°-35°;
进一步,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从所述叶片外侧边缘开始分别向两侧张开;
进一步,所述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的张开部分的宽度相等,且均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通过将上叶轮盖和下叶轮盖的边缘分别向两侧张开,能够有效增大流道入口,并具有以下优点:
(1)叶轮的双泵惯性流量比现有的叶轮的双泵惯性流量下降得慢,说明流道阻力的减小带来的叶轮能能的增强大于叶轮改进后对主泵惯性带来的损失,最终有利于改善主泵的惯性流量,使惯性流量增加;
(2)轴向推力与现有的主泵叶轮一样,在大流量下,轴向推力朝吸入端,在小流量下朝电机侧;以4500m3/小时左右为界,轴向推力略有变小;
(3)通过对叶轮的振动测试,当流量为5900m3/小时,振动为3.5毫米,当流量为2000 m3/小时,振动为4毫米,由此看出,在大流量下振动减小,能够增加运行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能够通过改善主泵惯性流量来减少能耗,通过减小振动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铆接式风机叶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铆接式风机叶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包括上叶轮盖1、下叶轮盖2和安装在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之间的叶片3,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的边缘分别向两侧张开。本实施例的上叶轮盖1的张开角度α和下叶轮盖2的张开角度β相等,且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的张开角度为25°-35°,本实施例的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的张开角度为35°。
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可以从叶片3外侧边缘开始分别向两侧张开,防止与叶片干涉,适用于直径较小的主泵叶轮。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还可以为: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的张开部分的宽度相等,且均为10-20cm。本实施例的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采用第二种结构形式,主要适用于直径较大的主泵叶轮。
本实施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通过将上叶轮盖1和下叶轮盖2的边缘分别向两侧张开,能够有效增大流道入口,并具有以下优点:
(1)叶轮的双泵惯性流量比现有的叶轮的双泵惯性流量下降得慢,说明流道阻力的减小带来的叶轮能能的增强大于叶轮改进后对主泵惯性带来的损失,最终有利于改善主泵的惯性流量,使惯性流量增加;
(2)轴向推力与现有的主泵叶轮一样,在大流量下,轴向推力朝吸入端,在小流量下朝电机侧;以4500m3/小时左右为界,轴向推力略有变小;
(3)通过对叶轮的振动测试,当流量为5900m3/小时,振动为3.5毫米,当流量为2000 m3/小时,振动为4毫米,由此看出,在大流量下振动减小,能够增加运行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施例的铆接式风机叶轮能够通过改善主泵惯性流量来减少能耗,通过减小振动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