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0549.X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威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29L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膜机 成型 薄膜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膜机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装置,因此吹膜机成型薄膜需要先经过一个冷却定型的过程再进行收卷。而目前对于吹膜机成型薄膜的冷却一般是采用室温下自然冷却的方式,但是由于室温较高(一般在20℃左右)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吹膜机成型薄膜在室温下的冷却其实既不完全又不均匀的。这就导致了吹膜机成型薄膜收卷后的收缩系数远远超过其理论值,造成吹膜机成型薄膜在最终收缩完之后出现严重的厚薄不均的现象,也就是变成了所谓的次品。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的因吹膜机成型薄膜在收卷前冷却不均匀导致收卷后出现严重厚薄不均的现象,这些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底部设有出风孔的风道框架,并且所述风道框架上海设有一个与风机相通的进风口,但是这样结构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工作效率低,不能一次性地冷却大面积的成型薄膜,不利于薄膜生产的流水线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使吹膜机成型薄膜在收卷前可以得到均匀的冷却,而且工作效率高,可以一次性大面积地冷却成型薄膜,有利于薄膜生产的流水线作业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其包括纵向风道框架、三个横向风道框架以及一个与风机相通的进风口;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的底部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所述进风口通过纵向风道框架与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相通,并且所述纵向风道框架和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形成一个E字形的框架结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还包括一个法兰;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法兰连接所述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出风孔是直径为6mm的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纵向风道框架与三个底部分别设有出风孔的横向风道框架形成一个E字形的框架结构,不但可以使吹膜机成型薄膜在收卷前可以得到均匀的冷却,而且工作效率高,可以一次性大面积地冷却成型薄膜,有利于薄膜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其主要包括纵向风道框架1、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以及一个与风机(图未示)相通的进风口3;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的底部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21;所述进风口3通过纵向风道框架1与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相通,并且所述纵向风道框架1和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形成一个E字形的框架结构。
这样,风机中吹出的风经过进风口3进入到E字形的框架结构中,利用这个E字形的框架结构将风机中吹出的风聚拢,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了风源,而且确保了风机中吹出的风均匀地进入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中,从而可以一次性大面积地冷却吹膜机成型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三个横向风道框架2的底部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21具体是指任何一个横向风道框架2的底部上的出风孔21都按照每三个一排,每排倾斜一定角度,各排之间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横向风道框架2的底部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吹膜机成型薄膜冷却装置还包括一个法兰(图未示);所述风机通过所述法兰连接所述进风口3。
具体地,所述出风孔21是直径为6mm的圆孔。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威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威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0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箱移载装置中的夹持机构
- 下一篇:开关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