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吐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0304.7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坤;陈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18/3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吐油量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降低吐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在进行排气时,雾状的冷冻油会部分随气态冷媒进入到空调系统内,并在空调系统的连接管的内壁中形成油膜,使空调两器(蒸发器与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变差;因此,压缩机吐油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另外,排油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两器高落差的空调,也会因回油难使压缩机无法长时间运行。
在传统技术中,是通过在压缩机外设置油分离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阅申请号为200910038552.0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低压式旋转压缩机。该技术方案就是通过外置油分离器来分离冷媒中的冷冻油。但是,采用该技术方案比较复杂,外置的油分离器不仅增大了压缩机的体积,而且额外的油分离器增加了压缩机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螺旋状的通气管降低吐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降低吐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壳体内设有上腔室、电动机、与该电动机相接的压缩组件及设于该压缩组件下端的油腔室,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与该油腔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分离装置包括回油罐与通气管;该回油罐上设有排气口与进气口,该排气口与延伸至上腔室内的排气管连通;该通气管,其呈螺旋状,该通气管设于该回油罐内,该通气管的一端与回油罐上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位于该回油罐的底端;且,该回油罐通过回油管与该油腔室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口设于回油罐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口设于回油罐的侧壁,且该进气口的位置偏离压缩机的中心,且与上腔室内旋转的气流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螺旋的旋转方向与压缩机工作时,其电动机旋转的方向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的直径大于该排气管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吐油量;同时,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螺旋状的通气管排出也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噪音,提高了压缩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油罐与通气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回油罐与通气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的壳体101内设有上腔室102、电动机103、与该电动机103相接的压缩组件105及设于该压缩组件105下端的油腔室104。
所述上腔室102内设有油分离装置,该油分离装置包括回油罐106,该回油罐106为金属罐,为降低生产成本,该回油罐106一般采用铁罐。在该回油罐106的顶端设有排气口107,该排气口107与延伸至上腔室102内的排气管110连通。进气口108设于该回油罐106的侧壁,且该进气口108的位置偏离压缩机的中心(以压缩机的中心线109为基准),且与上腔室102内旋转的气流相切(压缩机工作时,上腔室102内会产生旋转气流),已利于减小排气阻力。
通气管111呈螺旋状,其螺旋的旋转方向与压缩机工作时,其电动机103旋转的方向一致;同时,该通气管111的直径大于该排气管110的直径。该通气管111设于该回油罐106内,该通气管111的一端与回油罐106上的进气口108连接,另一端位于该回油罐106的底端;且,该回油罐106通过回油管112与该油腔室104相连。
压缩机排气时,上腔室102内充满气态冷媒及雾状的冷冻油;此时,气态冷媒及雾状的冷冻油经进气口108进入到螺旋状的通气管111内,在流动过程中经沉降、撞击、粘附作用,雾状的冷冻油粘附在通气管111的内壁形成油滴,并流至回油罐106的底部,由回油管112引入至压缩机下端的油腔室104内;而,气态冷媒经排气管110排出。此种结构设计,使雾状的冷冻油不会随气态冷媒二次带入至排气管110,使气态冷媒及雾状的冷冻油完全分离,有效降低压缩机的吐油量;同时,高压的气态冷媒经螺旋状的通气管111排出也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0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油机
- 下一篇:往复泵用自旋式双流道单向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