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10274.X | 申请日: | 201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5113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导线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电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若干条单线芯或股线芯按一定的节距绞合后制作成为电缆。电缆在安装时必须具有柔韧性、任意盘卷和抗拉性能,这样就要求电缆成缆后绞合成绳索状。
现有技术电缆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包括联动的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笼架总成转动时各单线芯或股线芯成缆。线盘架总成转动对单线芯或股线芯退扭使其不具有旋转的反作用力。
如公开号CN2046674号中国专利所公开的“链轮行星零差动回扭机构”,公开号CN201032603号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卧式高速退扭机”,公开号CN202042285U号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承缆设备的导线退扭机构”,均为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均包括联动的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
但现有技术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的笼架总成转速和线盘架总成转速没有精确的配比关系,仅适合加工圆形线芯成缆加工,无法满足横截面为扇形的线芯成缆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笼架总成转速和线盘架总成转速具有精确可调的传动比例关系,可将横截面呈扇形的线芯成缆为圆形的电缆,成缆后的电缆直径小,内部填充材料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包括联动的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所述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之间设有变速传动机构,用于设置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的转速比例。
优选地,所述笼架总成包括绞笼,绞笼绕中心轴在主变速箱的驱动下旋转。第一扇形齿轮套设于中心轴的一端,与主变速箱的箱体相对固定。所述线盘架总成,包括若干个围绕绞笼的线盘架,绞笼与线盘架之间以活动轴连接,活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扇形齿轮。第二变速箱固定在绞笼上,输入端设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一扇形齿轮啮合,输出端设有第二锥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笼架总成转速和线盘架总成转速具有精确可调的传动比例关系,可将横截面呈扇形的线芯成缆为圆形的电缆,成缆后的电缆直径小,内部填充材料少。调整变速箱的传动比例,改变笼架总成转速和线盘架总成转速的传动比例关系,能够加工不同芯数的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线连续预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包括联动的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所述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之间设有变速传动机构,用于设置笼架总成和线盘架总成的转速比例。
所述笼架总成包括绞笼01,绞笼01绕中心轴04在主变速箱11的驱动下旋转。基座00用于支撑整个连续预扭装置。第一扇形齿轮10套设于中心轴04的一端,与主变速箱11的箱体相对固定。所述线盘架总成,包括若干个围绕绞笼01的线盘架02,绞笼01与线盘架02之间以活动轴05连接,活动轴05的一端设有第二扇形齿轮06。第二变速箱08固定在绞笼01上,输入端设有第一锥齿轮09与第一扇形齿轮10啮合,输出端设有第二锥齿轮07与第二扇形齿轮06啮合。
本实用新型成缆设备的导线连续预扭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主变速箱11驱动中心轴04旋转,带动绞笼01旋转,各线盘架02的导线绞合成缆。绞笼01旋转时,由于第一扇形齿轮10是不运动的,第二变速箱08跟随绞笼01运动,因此,第一锥齿轮09转动。经过传动比分配后,运动传送至第二锥齿轮07。第二锥齿轮07驱动第二扇形齿轮06,线盘架02作角度精确的退扭旋转。各线盘架的扇形导线刚好绞合成一根圆形的电缆。电缆的直径小,中间填充料少。
当成缆不同芯数的电缆时,只需改变第二变速箱08的传动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0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变压器线圈中气道结构
- 下一篇:多网融合用光电复合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