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628.9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丽;徐玲芬;吕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的胸腔或腹腔存在积液时,需要留置导管把积液从体内引流出,有时需要留置很长时间才能把积液排净。引流时,导管的一端通过创口进入病患部位,导管的另一端为转接头,转接头用于与其他导管的连接,转接头不能随意移动,必须固定在转接头固定装置内。现有技术中的转接头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转接头卡在固定装置内后,必须把固定装置缝在肉体上。该固定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1、把固定装置缝在肉体上会给病人增加痛苦;2、使用不方便,医生在置管时需要有缝线的操作,之后又会产生拆线的操作;3、病人在日常活动中,导管容易与固定装置脱开,有导致导管滑脱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有效固定导管,不但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适合固定各种管径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垫片,垫片的背面有粘性,垫片的正面设置内壁、外壁和转轴,内壁呈圆形,外壁呈n形,转轴位于内壁内,转轴的圆周上依次均匀设置弧形凹槽Ⅰ、弧形凹槽Ⅱ、弧形凹槽Ⅲ、弧形凹槽Ⅳ,弧形凹槽Ⅰ、弧形凹槽Ⅱ、弧形凹槽Ⅲ、弧形凹槽Ⅳ的凹槽深度依次增加,内壁上设置通孔,内壁与转轴之间设置顶针,顶针上套有弹簧,顶针的一端顶在转轴上,顶针的另一端穿出通孔后位于内壁与外壁之间。
使用时,把管路卡在内壁与外壁之间,顶针在弹性的作用下,对管路产生压迫与夹紧的作用,如果管路太粗,旋转转轴使顶针的一端卡在较深的弧形凹槽内,如果管路太细,旋转转轴使顶针的一端卡在较浅的弧形凹槽内。管路内的液体如果粘度较大流动较缓,或者管路内有沉积时,转动转轴,顶针的另一端对管路产生挤压和按摩作用,能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该固定装置的垫片背面有粘性,使用时与病人皮肤相粘,不用再把固定装置缝在病人的皮肤上,避免了对病人进一步的创伤。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凹槽Ⅰ、弧形凹槽Ⅱ、弧形凹槽Ⅲ、弧形凹槽Ⅳ的数量均为3个,通孔和顶针的数量均为3个。
该方案能进一步保证对管路的固定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垫片上设置盖子,盖子具有孔,转轴的顶部穿出孔。
垫片上设置盖子,能防止管路垂直向上滑出,盖子具有孔,转轴的顶部穿出孔,不用打开盖子即可旋转转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能有效防止导管滑脱,不给病人增加痛苦,适用于多种孔径的管路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壁和转轴部分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盖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医用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垫片1,垫片1的背面有粘性,垫片1的正面设置内壁2、外壁3和转轴6,内壁2呈圆形,外壁3呈n形,转轴6位于内壁2内,转轴6的圆周上依次均匀设置弧形凹槽Ⅰ61、弧形凹槽Ⅱ62、弧形凹槽Ⅲ63、弧形凹槽Ⅳ64,弧形凹槽Ⅰ61、弧形凹槽Ⅱ62、弧形凹槽Ⅲ63、弧形凹槽Ⅳ64的凹槽深度依次增加,内壁2上设置通孔21,内壁2与转轴6之间设置顶针4,顶针4上套有弹簧5,顶针4的一端顶在转轴6上,顶针4的另一端穿出通孔21后位于内壁2与外壁3之间。弧形凹槽Ⅰ61、弧形凹槽Ⅱ62、弧形凹槽Ⅲ63、弧形凹槽Ⅳ64的数量均为3个,通孔21和顶针4的数量均为3个。垫片1上设置盖子7,盖子7具有孔71,转轴6的顶部穿出孔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中心医院,未经湖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双腔气囊尿道扩张器
- 下一篇:交通视频检测识别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