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槽底部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617.0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邓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0 | 分类号: | C25C3/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底部 支撑 混凝土 支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槽底部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的连接结构,属于高热设备的支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最初的电解槽基础为了解决电解槽与大地之间的绝缘问题,是将支承电解槽的钢筋砼支柱顶最上部的500mm做成素混凝土(即支柱内的钢筋设置在支柱顶500mm以下),以满足绝缘要求。目前国内采用的大型预焙槽在启动过程中温度很高,槽底的支撑梁会随槽壳的变形产生较大的起拱变形,支撑梁起拱后,对支柱产生很大的拱脚水平推力,这样柱顶段素混凝土很容易被拉裂,产生裂缝。实际工程中也时常出现电解槽支柱顶段被拉裂的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通用做法是将支柱内的钢筋从基础底一直伸至顶部,并在支柱顶加绝缘层,这样可以防止支柱顶被拉裂。这种做法虽然解决了支柱被拉裂的问题,但还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解槽在启动过程中,支撑梁起拱后对支柱所产生的很大水平力,为了满足支柱抵抗水平推力的需要,支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都很大,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后来为解决水平力大﹑造价高的问题,设计人员采取了在绝缘板与支承梁之间增加一个滚动支座的做法,这样虽然减小了水平力,但滚动支座的制作很不方便,而且随着现代铝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电解槽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解槽的整体重量也越来越重(目前总重已达500多吨)。由于滚动支座由中间铰轴传递垂直力,当电解槽的重量很大时,铰轴将会承受很大的垂直力,而产生变形失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一种更好的装置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底部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对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连接结构的改进,减小支撑梁在混凝土支柱上产生的水平作用力,从而达到减小混凝土支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防止支柱顶开裂的目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解槽底部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的连接结构,包括设在地面上的混凝土支柱,混凝土支柱顶部设有绝缘板,绝缘板5上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座钢板和圆弧形钢板,圆弧形钢板与支座钢板垂直连接,电解槽底部的支撑梁与圆弧形钢板的圆弧面搭接。
前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支撑装置的支座钢板放置在绝缘板上。
前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圆弧形钢板的圆弧面向上设置,与圆弧面相对的底面与支座钢板焊接。
前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圆弧形钢板的圆弧半径r为600mm。
前述连接结构中,所述圆弧形钢板的长度L为400mm,高度H为300mm,厚度B为80mm。
前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支座钢板大于圆弧形钢板,且小于混凝土支柱的端面,支座钢板的厚度为18~2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支撑装置的支座钢板上焊接圆弧形钢板,将电解槽底部的支撑梁放置在圆弧形钢板的圆弧面上,把原来的面接触改成了线接触,大大的减小了电解槽底部的支撑梁在槽基础柱顶部产生的水平摩擦力,当电解槽底部的支撑梁在电解槽温度急剧升高膨胀变形时,不会造成支撑梁的拱形变形,因此施加在混凝土支柱的水平力很小。本实用新型在支柱顶面的绝缘板与电解槽底部的支撑梁之间增设一个弧形支座,它允许支撑梁有水平方向的位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支撑梁的起拱变形,减小对支柱的水平力,从而达到了减小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防止支柱顶开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 1-电解槽、2-支撑梁、3-圆弧形钢板、4-支座钢板、5-绝缘板、6-混凝土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电解槽底部支撑梁与混凝土支柱的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在地面上的混凝土支柱6,混凝土支柱6顶部设有绝缘板5,绝缘板5上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座钢板4和圆弧形钢板3,圆弧形钢板3与支座钢板4垂直连接,电解槽1底部的支撑梁2与圆弧形钢板3的圆弧面搭接。所述支撑装置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的支座钢板4放置在绝缘板5上。所述圆弧形钢板3的圆弧面向上设置,与圆弧面相对的底面与支座钢板4焊接。所述圆弧形钢板3的圆弧半径r为600mm。所述圆弧形钢板3的长度L为400mm,高度H为300mm,厚度B为80mm。所述支座钢板4大于圆弧形钢板3的长度,且小于混凝土支柱6端面,支座钢板4厚度为18~2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长在LiGaO2衬底上的非极性InN薄膜
- 下一篇:粗铜生产节能环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