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9514.4 | 申请日: | 201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向民;陈海波;黄国清;黄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向民 |
| 主分类号: | H01R11/00 | 分类号: | H01R11/00;H01R11/09;H01R4/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电 导线 连续 跳线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低压输配电电缆不可能无限长,在长途架线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电线的连续或者分支、跳线;而目前,线缆的连续和分支方式已经发展了两代,第一代是承力式,第二代是非承力式。
承力式连续就是将需要连续的裸导线的末端进行重叠,然后在重叠部分用钢丝缠绕的方式固定,缺点是接触点接触电阻大,导致接触点发热量很大,发热量大导致接触点长期高温(70---100摄氏度),高温又导致接触点过度氧化,导致接触电阻更大从而恶性循环。此连续方式由于寿命短,电能浪费严重,施工繁琐等等严重缺点,以很少再用。
非承力式连续是在第一代承力式连续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电线与电线之间的承力由由其他金具承受,导电部分由单独的普通C型铝合金线夹完成;该连续方式部分客服了第一代连续方式的缺点,减少了发热量,简便了施工安装方式,但是由于普通铝合金材质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能不高,及其结构过于简单,在导线热胀冷缩或遭遇大风导致过度摇晃时,不能很好的保持持续充分接触,最终其导致寿命短,可靠性不高等明显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简单,可靠度高的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其包括:
稀土铝合金制成的主连接器104与顶盖107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所述主连接器104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电力裸导线的第一卡线槽105和第二卡线槽106,所述第一卡线槽105和第二卡线槽106分别位于所述顶盖107的两侧,所述主连接器104的端面中间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孔171,在第一卡线槽105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第一半开口151和第二卡线槽的边缘部位设置有有一个长方形的第二半开口161,所述开孔171的宽度、第一半开口151的宽度和第二半开口161的宽度相同,所述开孔171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半开口151与第二半开口161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顶盖107的中间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72,所述第一卡线槽105具有第一半开口的一端和第二卡线槽106具有第二半开口的一端分别卡在所述顶盖107内。
优选地,所述主连接器104与顶盖107通过螺杆101与螺母108紧锁并固定在一起,所述螺母108旋钮在所述螺杆101的尾端。
优选地,所述主连接器104与顶盖107之间还连接有弹簧垫103和垫片102。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结构紧简单,可靠度高;适用于钢芯铝绞线,铝包钢导线,铜导线的非承力连续和跳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的主连接器与卡线槽及顶盖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卡线槽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卡线槽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输配电裸导线连续和跳线的节能线夹,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其包括:
稀土铝合金制成的主连接器104与顶盖107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所述主连接器104中设置有用于容纳电力裸导线的第一卡线槽105和第二卡线槽106,所述第一卡线槽105和第二卡线槽106分别位于所述顶盖107的两侧,所述主连接器104的端面中间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孔171,在第一卡线槽105的边缘部位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第一半开口151和第二卡线槽的边缘部位设置有有一个长方形的第二半开口161,所述开孔171的宽度、第一半开口151的宽度和第二半开口161的宽度相同,所述开孔171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半开口151与第二半开口161的长度之和。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顶盖107的正面中间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72,该通孔172用于贯穿螺杆101,所述第一卡线槽105具有第一半开口的一端和第二卡线槽106具有第二半开口的一端分别卡在所述顶盖10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向民,未经黄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