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9107.3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欣;战友;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15002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过程 使用 烧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
背景技术
通过混凝处理可去除水中小颗粒悬浮物、胶体物质、部分有机物。混凝无论是在工业水处理中还是废水处理中,始终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处理技术,混凝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流程的运行工况、出水水质及运行费用。因此,认识、研究、掌握混凝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并跟踪其技术发展,对提高水处理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混凝技术在污水及给水上的应用首先要在实验室进行烧杯实验,进行前期实验的摸索以及优化等,而实验室混凝实验烧杯的选取至关重要。
常规烧杯在静沉后取水样测量时,由于无出水口,取样不方便,而且取样量不准确,同时操作繁琐,效率较低,易造成絮体(矾花)上浮,使结果不准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专用于混凝实验的烧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用以解决水源水混凝实验中,絮凝处理后,水样易受扰动,难以获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包括有烧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烧杯本体的下端装有一个水嘴,且在另一侧的烧杯本体上端也装有一个水嘴。
本实用新型的烧杯本体的材质为聚甲基戊烯,容量为1000毫升,直径为11-14厘米,高度为14-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烧杯结构简单,水样易于获取,能够有效的减少混凝处理后,取样时对絮体的扰动,且取样量准确,取样方便、快速。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并减少因絮体扰动造成的实验数据无效,节约了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烧杯本体 2、水嘴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包括有烧杯本体1,烧杯本体1主要选用容量为1000毫升的塑料烧杯,在其下部1/3处,打孔,直径约为15毫米,装置一个塑料材质的水嘴2,用以获取烧杯上部2/3的水样,并减少对水体底部絮体的扰动。而在烧杯另一侧的上部1/3处,同样打孔,直径约为15毫米,装置另一个水嘴2,用以获取烧杯上部1/3的水样。 这样有两个出水口,当取样量较多时(如取500ml以上,以及需要富集或者过滤水样时),可以用烧杯本体1下端得水嘴2进行取样,而取少量水样时就可以用烧杯本体1上端的水嘴2取样,而且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学院,未经黑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9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件加工定位卡套
- 下一篇:能够同时净化不同洁净等级空气的空气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