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干井筒井壁的砂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8697.8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美科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5 | 分类号: | E21B47/005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井筒 井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钻井固井实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拟干井筒井壁的砂床。
背景技术
在空气钻井转换为泥浆固井过程中,常常因井壁不稳定出现垮塌、漏失,井壁易形成巨厚虚泥饼导致下套管困难,且需要较长时间转换泥浆和准备井眼,同时大尺寸套管常规固井本身就存在顶替效率较差的情况,这些因素导致固井准备时间长且固井质量较差,一定程度降低了空气钻井的效益。因此模拟钻井地层结构、考察固井水泥浆性能是进行工艺改进的重要实验项目,现有实验装置中均不能较好的完成该实验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空气钻井固井水泥浆性能检测的砂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拟干井筒井壁的砂床,它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上设有失水通道,下盖体连接有失水回收装置,失水回收装置通过失水通道与筒体内部连通,上盖体上设有高压气体输入通道,上盖体连接有高压气体输入装置,高压气体输入装置通过高压气体输入通道与筒体内部连通,位于筒体内部、下盖体的上表面上部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铺设有过滤装置、泥层、页岩层和粉砂层。
所述的上盖体与筒体间和下盖体与筒体间均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失水回收装置包括失水回收器和设置于失水回收器上的失水出口和回压入口。
所述的高压气体输入装置上设有高压气体输入口及放气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可以很好的模拟气体钻井井底条件,从而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加精确、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上盖体,3-下盖体,4-失水通道,5-高压气体输入通道,6-过滤装置,7-泥层,8-页岩层,9-粉砂层,10-密封圈,11-失水回收器,12-失水出口,13-回压入口,14-高压气体输入装置,15-高压气体输入口,16-放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模拟干井筒井壁的砂床,它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筒体1,筒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盖体2和下盖体3,下盖体3上设有失水通道4,下盖体3连接有失水回收装置,失水回收装置通过失水通道4与筒体1内部连通,上盖体2上设有高压气体输入通道5,上盖体2连接有高压气体输入装置14,高压气体输入装置14通过高压气体输入通道5与筒体1内部连通,位于筒体1内部、下盖体3的上表面上部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铺设有过滤装置6、泥层7、页岩层8和粉砂层9。
所述的上盖体2与筒体1间和下盖体3与筒体1间均设有密封圈10。
所述的失水回收装置包括失水回收器11和设置于失水回收器11上的失水出口12和回压入口13。
所述的高压气体输入装置14上设有高压气体输入口15及放气阀16。
工作时,打开上盖体2,向筒体1内注入固井水泥浆,然后将上盖体2安装于筒体1上,将上盖体2和下盖体3旋紧,高压气源通过高压气体输入装置14向筒体1内部加压,实现对井底条件的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美科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美科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8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