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8571.0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0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奎狮;熊永安;杨建文;胡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溴化锂 制冷机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
背景技术
1963年世界第一台溴化锂制冷机诞生,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研究开发,其技术日趋成熟,目前溴化锂制冷机在制冷机行业市场份额已达到30%。
根据溴化锂制冷机原理可知,蒸汽凝水换热器是溴化锂制冷机回收蒸汽凝水的一个换热设备,利用从高压发生器出来的蒸汽凝水的余热(约140℃)来预热从吸收器过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回收热能。因为设备安装尺寸的限制,一般设计为截面边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为换热系数较高的铜管,换热管截面排布均为正方形,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当溴化锂溶液从下方垂直进入腔体后,在换热器长度约三分之一区域是紊乱流动的,这个区域没有发生腐蚀现象。由于换热管是正方形排列,溶液在经过一段距离的紊流后,逐渐开始沿换热管轴向在管外壁水平两侧形成单一流向的流动(称为整流),越往后其流向越整齐,特别是在换热器总长60%~70%的区域(正好为“黄金分割”区),流向最为整齐,而换热管被腐蚀的区域恰好集中在这个区域。再往后的区域流动方向开始向出口移动,逐渐开始变得紊流。
这样,由于溴化锂制冷机存在溶液腐蚀寿命较短、产能衰减及效能比相对较低等常见问题,限制了该机型的应用推广,仅仅在具有废热废气等低品质能源地区有实用价值。所以,如何提高溴化锂制冷机的效能比、减少腐蚀,成为溴化锂制冷机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换热管腐蚀的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和溴化锂溶液出口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和蒸汽凝水出口的换热管,所述的多个换热管呈纵横多排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
其中,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和溴化锂溶液进口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
其中,所述的上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的下折流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二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不仅改变了溶液流动状况,变直流为紊流,而且延长溶液路径,强化传热效果。该技术使用后,蒸汽凝水出口温度降低5℃,凝水换热器使用寿命提高两倍,从而保护了整个机组的真空度,也就会相应延长了机组的寿命,实现小改动大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凝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凝水换热器的换热管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凝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凝水换热器的换热管分布示意图。
其中:2、溴化锂溶液进口,3、换热管,4、下折流板,5、蒸汽凝水出口,6、溴化锂溶液出口,7、上折流板,8、蒸汽凝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的凝水换热器,包括连通溴化锂溶液进口2和溴化锂溶液出口6的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连通蒸汽凝水进口8和蒸汽凝水出口5的换热管3,所述的多个换热管3呈纵横多排设置,在换热管3的横截面上,相邻两排的三个换热管3为正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腔体内的中部上、下交错分别设置有与溴化锂溶液出口6和溴化锂溶液进口2位置相应的上折流板7和下折流板4。其中,所述的上折流7板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的下折流板4设置在腔体的三分之二处。
工作时,溴化锂溶液从溴化锂溶液进口2进入到腔体内,遇到截面为正三角形纵横多排设置的换热管,使得溴化锂溶液的流动状况变为紊流,再遇到下折流板4和上折流板7的折挡,使得溴化锂溶液的流动状况始终处于紊流状态,最后通过溴化锂溶液出口6进行流出,这样减小了溴化锂溶液对换热管的冲刷,从而实现了减小换热管的腐 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8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