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阀电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7500.9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均万;罗俊杰;何展泉;杨思程;邢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31/05 | 分类号: | F16K3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40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电控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球阀外置的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控阀门主要有电磁阀和电动阀,电磁阀开通的时能耗大,需要持续供电;电动阀仅执行开通和关断动作时需要耗能,其他时候不耗能,故有广阔前景。而大多数的电动是采用阀门和电控装置一体化方案,其售价不菲且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和费用等。
中国专利ZL02208994.2(公告号:CN 2549506Y,公告日2003年5月7日)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角度驱动器及角度电控阀门”,该实用新型采用直流电机驱动阀门,采用角度传感器判断是否达到预定位置,用于控制阀门等的电动控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6718.8(公告号:CN1786536A,公告日:2006年6月14日)公开了一种“电动阀门”,该实用新型在阀体外设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阀门的阀杆从而启闭阀门,采用行程开关限定阀杆的转动范围。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150052.1(公告号:CN 201539623 U,公告日:2009年04月30日)公开了一种“伺服电动阀”,该实用新型采用伺服电动机减速后控制阀杆的开断,通过位置检测装置反馈,从而判断阀门的开度。
上述专利前两个采用直流减速电机控制阀门的启闭,通过传感器来判断被控制的阀门的位置,增加了产品的成本;第三个采用步进电机减速后控制阀门,采用步进电机成本较高,电机易失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廉的球阀外置的电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球阀外置的电控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控箱、直流电机、减速机构、旋钮和管卡,其中所述的电控箱与直流电机电路连接,内部设有依序电连接的上位机、处理器和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内部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电控箱通过检测电机工作电流大小得知电机控制的球阀是否到位从而控制球阀的启闭。电机通过管卡固定在管道上,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手柄,手柄与球阀的控制柄相连接并控制阀门的启闭。所述的手柄能卡住固定在不同大小的球阀的控制杆上,管卡能卡住固定在管径不同的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电机经减速机构带动旋钮,控制与之连接的阀杆,实现阀门启闭的电控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无需改变原有管道系统,便于安装,更换简单,造价低廉;
(2)通过电流检测的方法,控制简单,故障率低;
(3)适用于不同管径的阀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控箱的内部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1—电控箱、1a—上位机、1b—处理器、1c—电机驱动电路、2—直流电机、3—管卡、4—管道、5—减速机构、6—旋钮、7—控制柄、8—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阀外置的电控装置,该装置电控箱1、直流电机2、管卡3、减速机构5和旋钮6组成,其中所述的电控箱1与直流电机2电路连接,电机2通过管卡3固定在管道上,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机构5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减速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钮6,旋钮球阀8的控制柄7连接并控制阀门的启闭;所述的电控箱1内部设有依序电连接的上位机1a、处理器1b和电机控制电路1c,电机控制电路1c内部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电控箱1通过检测电机2工作电流大小判断电机2控制的球阀8是否到位从而控制球阀8的启闭。
将本实用新型用于阀门控制时,由上位机1a发出指令信号后,立即传输给处理器1b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电机驱动电路1c控制直流电机2做出正反转动作的动作,通过反馈的电机2电流大小判断电机2控制的球阀8是否到位从而控制球阀8的启闭,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a.控制球阀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7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振动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现浇大直径管桩套管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