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压路机节能散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6693.6 | 申请日: | 201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刚;史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23 | 分类号: | E01C19/23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压路机 节能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路机的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压路机的散热系统是采用低速大直径风扇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以保证风量与高速小直径风扇的风量一致,水散热器与车架连接,且尽量把正面积(迎风面积)做大,发动机热水经发动机出水口,沿着管路进入散热器强制冷却,冷却后沿着管路,从发动机入水口回到发动机进行循环冷却,完成散热循环,在解决散热的同时,也存在着油耗高、噪音大、污染环境、散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耗低、噪音小、散热效果好、保护环境的新型压路机节能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散热器连接发动机,发动机通过洒水箱连接散热器,转向器连接洒水箱,液压油箱连接散热器,洒水箱内排列有散热水管和散热油管,电比例马达的轴头穿过固定在散热器上的护罩连接风扇。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洒水箱增加一级散热管,可以提升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的,可以明显改善高温地区冷却液和液压油的散热性能;发动机水温升高到预设的风扇开始转动的温度时,通过控制器让电比例马达开始转动,带动风扇旋转,使散热器开始散热;当水温达到节温器开启温度,发动机热水进入洒水箱散热管,水温开始下降,若水温或者油温仅经过洒水箱散热管后温度下降到预设的风扇开始转度的温度以下,则风扇不需转动,从而节省了风扇消耗的功率,达到节能和降噪的目的;由于增加了一级洒水箱散热管,就可以把散热器的体积做得小一些,便于受空间布局限制时的三合一散热器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洒水箱出水管、2风扇、3护罩、4电比例马达、5洒水箱、6发动机、7发动机出水管、8出水口、9入水口、10发动机进水管、11散热器、12液压油箱回油管、13液压油箱、14转向器出油管、15转向器、16洒水箱出油管、17散热水管、18散热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发动机6出水口8通过发动机出水管7连接洒水箱5内的散热水管17,洒水箱5内的散热水管17通过洒水箱出水管1连接散热器11,同时洒水箱内的散热油管18通过洒水箱出油管16连接散热器11,散热器11通过发动机进水管10连接发动机入水口9,转向器15通过转向器出油管14连接洒水箱5,液压油箱13通过液压油箱回油管12连接散热器11,洒水箱5内排列有散热水管17和散热油管18,电比例马达4的轴头穿过固定在散热器11上的护罩3连接风扇2。
工作时,发动机6的热水温度达到节温器打开温度时,节温器打开,热水便从出水口8沿着发动机出水管7进入洒水箱5里安装的散热水管17里,洒水箱5里装着的冷却水对散热水管17进行冷却,完成一级散热;经散热水管17初步冷却的热水沿着洒水箱出水管管1进入散热器11,经过散热器11散热冷却后沿着发动机进水管10回到发动机6的入水口9中,完成热水的外部循环散热。
在图1中,散热器11安装固定在车架上,电比例马达4固定在护罩3上,风扇2固定在电比例马达4的轴头上,最后把护罩3安装在散热器11上,构成了风扇独立散热的安装方式。
当发动机6的热水经过洒水箱5里的散热水管17初步散热后,经散热器11后回到发动机6,如果发动机6的水温没有达到电比例马达4预设的马达旋转温度时,马达不会旋转,风扇2也不会转动,因而不消耗功率,也不会有风扇2旋转噪音,达到节能降噪的目的。
当发动机6的热水经过洒水箱5里的散热水管17初步散热后,经散热器11后回到发动机6,如果发动机的水温达到电比例马达4预设的马达旋转温度时,电比例马达4带动风扇2旋转,散热器11对热水进行散热冷却;电比例马达4带动风扇2旋转的转速可以随发动机检测的水温高低进行自动调节控制。
同时,转向器15里的回油,先经过转向器出油管14进入洒水箱5里的散热油管18初步散热后,沿经洒水箱出油管18进入散热器11再次散热后,沿液压油箱回油管12回到液压油箱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支拱桥系梁施工支架体系
- 下一篇:车载智能控制RAP微波再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