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井作业油管举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6549.2 | 申请日: | 201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付允杰;李绍兵;迟彦东;阙卫新;黄国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洲 |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油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的井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修井作业油管举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修井过程中,需要对油管进行下井和起井作业,目前,油管下井和起井作业均采用人工操作,由于油管重量大,上下料频繁,特别是下井时,人工把油管举升到高位桥凳上,劳动强度非常大,同时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时、特别雨雪恶劣天气及冬天上冻条件下还容易出现油管脱落,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安全系数高的一种修井作业油管举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修井作业油管举升装置,包括有若干底架、举升缸、摆动举升臂、夹管组件、小车滑道、若干滑道升降架、小车、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滑道升降架固定在底架上,小车滑道卡放在滑道升降架上,小车安装在小车滑道上,举升缸位于小车滑道的前方,举升缸一端与底架铰接连接,举升缸的另一端与摆动举升臂短臂的一端铰接连接,摆动举升臂的长臂和短臂连接处与底架铰接连接,摆动举升臂长臂的一端连接夹管组件,滑道升降架中心位置处上端固定下料装置。
所述下料装置上端设置下料机械阀。
所述滑道升降架的下料侧面插接下料过桥。
所述滑道升降架的上料侧面插接上料过桥,上料装置固定在上料过桥外侧下部。
所述上料装置上部固定上料机械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油管下井作业:将滑道升降架调整到比油管储存架上层储存油管稍低的对应合适高度,将储存的待作业油管滚到上料装置上,油管触动上料机械阀,控制上料装置的气缸伸出,将油管自动顶起,通过上料过桥使油管一端滚入到滑道升降架上部的V型槽中,另一端滚入到滑动小车上,操作举升换向阀,通过举升缸动带动摆动举升臂摆动,从而使夹管组件带动油管一端举升,并移送到井口旁边的额定高度位置,使作业机能够方便吊装下井,另一端在滑动小车内沿滑道自行跟进后离开滑道,然后操作换向阀,使摆动举升臂返回落下,等待下一根油管以同样方法上料后举升下井。
油管起井作业:油管由作业车提出后,将油管下部放入已经升起的举升臂端部夹管组件内,然后作业机下降油管,使油管一端落入滑动小车上,在滑道内后退,油管继续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松掉吊环,操作换向阀使举升缸缩回,举升臂回落,将油管另一端放在升降架上的V型槽中,落下后的油管感触下料机械阀,下料装置的气缸伸出托起油管,油管下料过桥滚落到井场油管储存架上,下料装置自动复位,操作举升臂升起及滑动小车复位,等待下一根油管起井提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油管的下井和起井作业,由油管自行感触机械阀来控制机械举升机构来升降和托送油管,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去掉了井口马凳临时支撑多根油管的作业模式,避免了油管从井口位置滑脱的情况出现,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特别是保证了诸如雨雪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滑道升降架和举升缸能够高低自由调节,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接式结构,方便安装拆卸,体积小,重量轻,容易移动,可适应频繁搬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 底架 2 举升缸 3 摆动举升臂 4 夹管组件 5油管
6 小车滑道 7 滑道升降架 8 小车 9 下料过桥 10 下料装置
11 下料机械阀 12 上料过桥 13 上料机械阀 14 上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修井作业油管举升装置,包括4个底架1、举升缸2、摆动举升臂3、夹管组件4、小车滑道6、3个滑道升降架7、小车8、上料装置14和下料装置10,3个滑道升降架7固定在3个底架1上,小车滑道6卡放在滑道升降架7上,小车8安装在小车滑道6上,举升缸2位于小车滑道6的前方,举升缸2一端与底架1铰接连接,举升缸2的另一端与摆动举升臂3的一端铰接连接,摆动举升臂3的长臂和短臂连接处与底架1铰接连接,摆动举升臂3的另一端连接夹管组件4,夹管组件4通过其柱塞插接在摆动举升臂3的内孔中,调节合适的长度后,用销轴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洲,未经黄国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结构光定位投射影像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帘门透光帘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