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6543.5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吴皓;王中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生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电极。
背景技术
常用的针电极是同心圆针电极,即在针管中心穿一根绝缘金属细丝,针管内充填满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再用锉刀锉针的顶部,以使中心金属丝露出作为触点。内丝一般由镍铬合金、银或白金组成,直径约0.1mm。针尖为椭圆形,面积为150μm×600μm。细丝另一端接同轴电缆的芯线,针身接到同轴电缆的屏蔽线上。这种电极具有屏蔽作用,亦称之为屏蔽针电极。这种针电极,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针电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针电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电极,包含两股聚氨酯漆包线,所述的两股聚氨酯漆包线相互缠绕,具有两个端口,两端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裸露,每一端两股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之间不接触。
上述针电极,所述的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是圆形,直径为0.1-0.2mm。
上述针电极,所述的聚氨酯漆包线长度为8-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股聚氨酯漆包线相互缠绕,具有两个端口,两端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裸露,其中一端,由于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之间不接触,插入组织时,形成电位差,另一端通过仪器给予刺激。本针电极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接触组织的一端2-聚氨酯漆漆包线3-连接刺激器的一端4-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所示,一种针电极,1代表接触组织的一端,2代表聚氨酯漆漆包线,3代表连接刺激器的一端,接触组织的一端1的两端聚氨酯漆漆包线内芯铜材4裸露,两股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4之间不接触,连接刺激器的一端3的两端聚氨酯漆漆包线内芯铜材4裸露,两股聚氨酯漆包线内芯铜材4之间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正负离子美容仪
- 下一篇:一种营养液配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