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苗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6197.0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宇航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苗床,特别涉及一种营养液可回收利用的苗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苗床在培育种苗或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喷灌的方式给植物输送水分或养分,这种方式极容易导致苗盆水分或养分供应不均、养分过多引发的烧苗现象,且在喷灌后,大部分水或营养液直接滴漏到地面上,整个棚室内湿度过高易引发病害且资源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水或营养液回收利用,且能有效防止植物烧苗的苗床。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苗床,包括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床体,所述床体内底部上设有若干根钢管,钢管上设有苗盆,苗盆底部设有出水口,床体底部还设有地漏。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下方设有储液器,储液器与地漏通过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内底部位置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中间位置连接有泵,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置于床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苗盆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刻度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苗床,由于所述床体内底部上设有若干根钢管,钢管上设有苗盆,苗盆底部设有出水口,床体底部还设有地漏,所以营养液可以置于床体上,从床体底部慢慢向上漫灌,到达苗盆所需的液位为止,有效解决了苗盆水分或养分过多、过少等问题。由于所述床体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所以可以控制床体内盛放营养液的容积。由于所述地漏下方设有储液器,所以储液器可以回收过多的营养液。由于所述储液器与地漏通过软管连接,所以储液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由于所述储液器内底部位置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中间位置连接有泵,出水管的出水端置于床体的上方,所以回收来的营养液可以再次利用。由于所述储液器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所以可以控制营养液的容积。由于所述苗盆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刻度线,所以可以控制苗盆内的液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苗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苗床,包括支架1和设在支架1上的床体2,床体2的内底部上设有若干根钢管3,钢管3上设有苗盆4,苗盆4底部设有出水口(图中未标出),床体2底部设有地漏5,床体2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0,地漏5下方设有储液器6,储液器6与地漏5通过软管7连接,储液器6内底部位置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中间位置连接有泵9,出水管8的出水端置于床体2的上方,储液器6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11,苗盆4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刻度线12。
本实用新型苗床的床体2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测量出具体的数据,为已知条件,若床体2的宽度为1.8米,长度为18米,则床体2的底部面积为32.4平方米,床体2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0,所以可以知道床体2内的液位高度,从而可知床体2内营养液的容积。苗盆4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测量出具体的数据,为已知条件,苗盆4外侧面上设有第三刻度线12,所以可以知道营养液到达苗盆4时苗盆4内的容积。钢管3的长度和直径可以测量出具体的数据,为已知条件,钢管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从而可以知道钢管3所需的全部容量。床体2内营养液的容积减去苗盆4内的容积减去钢管3所需的全部容量等于营养液的容积。储液器6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11,所以可以知道储液器6的容积。储液器6的容积比营养液的容积大。
本实用新型苗床还可以在储液器6里配营养液,营养液通过泵9,由出水管8从床体2的上方输送到床体2里,当达到苗盆4所需的液位高度时,停止输送,保持一段时间,使苗盆4里的植物吸收一段时间,再通过地漏5,营养液回收到储液器6里,从而解决了水分不均或烧苗的现象,大大节省了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宇航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宇航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