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起拔地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6034.2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仙昊;李韩;朱红光;毛勇;张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拔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地钉,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旋转运动起拔的地钉。
背景技术
地钉广泛用于在野外固定设备或物品,但目前地钉的起拔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铁锤将地钉敲松;另一种是利用专门的起拔工具。前一种方式容易将地钉敲弯导致地钉的损坏,第二种方式则需要另外配备专门的起拔工具。因此有必要对地钉的结构形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旋转起拔地钉,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外套筒直线运动,可以方便的将地钉顶起,降低起拔地钉的难度,提高地钉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旋转起拔地钉,包括接地柱,其中,前述接地柱由上到下依次套设连接块、转动杆和外套筒,接地柱和连接块均具有相适应的通孔,连接块通过穿过通孔的插销与接地柱固定;转动杆的外壁设有法兰,法兰以下的外壁具有外螺纹;外套筒内表面具有与转动杆的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而且,上述接地柱为圆柱体,其末端为圆锥形。
而且,上述接地柱的通孔有若干组且等距分布。
而且,上述连接块是圆环形,其下部内侧具有环形槽,转动杆的顶部具有凸台,凸台与环形槽相适应。
而且,上述法兰是六边形法兰。
而且,上述连接块与转动杆采用冷缩法连接在一起。
而且,上述所述转动杆与外套筒采用无公害盐浴复合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降低了起拔地钉的难度,并且该地钉可以多次使用,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其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3是转动杆的剖视图。
其中,1、接地柱,1.1、通孔,2、连接块,2.1、环形槽,3、转动杆,3.1、法兰,3.2、凸台,4、外套筒,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起拔地钉,包括接地柱1,其中,前述接地柱1由上到下依次套设连接块2、转动杆3和外套筒4,接地柱1和连接块2均具有相适应的通孔1.1,连接块2通过穿过通孔1.1的插销5与接地柱1固定;转动杆3的外壁设有法兰3.1,法兰3.1以下的外壁具有外螺纹;外套筒4内表面具有与转动杆3的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上述接地柱1为圆柱体,其末端为圆锥形,以利于接地柱插入地面等固定处。
上述接地柱1整体做发黑防锈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述接地柱1的通孔1.1有若干组且等距分布,选择不同的通孔1.1可以调整连接块2在接地柱1上的位置。
上述连接块2是圆环形,其下部内侧具有环形槽,转动杆3的顶部具有凸台3.2,凸台3.2与环形槽2.1相适应,采用冷缩法连接在一起,转动杆3可相对连接块2自由转动。
上述法兰3.1是六边形法兰。
上述所述转动杆3与外套筒4采用无公害盐浴复合处理,可以提高耐磨性能及较高的表面硬度。
当需要将接地柱1从固定处拔出时,用插销5将连接块2、转动杆3和外套筒4固定在接地柱1合适的通孔1.1上,用扳手夹住转动杆3的六角头法兰3.1处旋转,通过螺纹传动驱使外套筒4向下压紧地面,从而将接地柱1拔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笼网
- 下一篇:危岩内部裂隙拉结加固用分段式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