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5504.3 | 申请日: | 2012-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步学朋;张琪;陈强;吴秀章;索娅;朱豫飞;单贤根;刘潇;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56;C10J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张英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气流 固态 气化 装置 | ||
1.一种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压外壳(10),在所述承压外壳内部设置有耐热衬里(12),所述承压外壳(10)与其内设置的所述耐热衬里(12)具有上部区段(100)、下部区段(200)、位于所述上部区段(100)与所述下部区段(200)之间的第一缩颈部(300)、以及位于所述下部区段(200)下方的第二缩颈部(500);以及
激冷及煤气排出室(60),所述激冷及煤气排出室(60)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10)的下部,并通过所述第二缩颈部(500)与所述承压外壳(10)的所述下部区段(200)联通,所述激冷及煤气排出室(60)具有激冷水进口(620)煤气出口(650),和下排渣口(680);
其中,所述承压外壳(10)与其内设置的所述耐热衬里(12)的所述上部区段(100)构成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并且在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顶部设置有第一煤和气化剂烧嘴(150),在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的所述承压外壳(10)侧面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多个第二煤/气化剂烧嘴(160),
所述承压外壳(10)与其内设置的所述耐热衬里(12)的所述下部区段(200)构成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并且在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的所述承压外壳(10)侧面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所述至少两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在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内部处于水平或斜向上的方向,
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和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通过第一缩颈部(300)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衬里(12)被设置为管式水冷壁或耐火砖衬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煤/气化剂烧嘴(160)沿气化炉的所述承压外壳(10)的同一水平面均匀布置在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的上部,所述至少两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沿气化炉的所述承压外壳(10)的同一水平面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在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内部处于水平或斜向上的方向形成0-45°倾角,且所述至少两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的每一个的倾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100)上部约四分之一处至五分之二处之间的所述承压外壳(10)侧面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布置4-10个第二煤/气化剂烧嘴(160),在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200)的所述承压外壳(10)中部侧面的同一水平面上对称布置2-4个氧气或少量气化剂烧嘴(2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和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之间的体积比为5: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段式气流床固态排渣气化装置(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一段煤燃烧/气化反应室和所述第二段补充燃烧气化室之间的体积比为3: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55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脱水反应装置
- 下一篇:车辆座椅连接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