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5244.X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伍活镰;蒋东阳;尹顺义;裴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齐志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8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反应器,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属于反应器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反应器的恒温控制上普遍采用电加热式水浴或者电加热片的形式来获得高于室温的温度,如果需要低于室温的温度则需要单独配置降温设备,比如制冷压缩机;但是压缩机工作反应迟钝不能频繁启动,噪音特别大。
半导体制冷片温控方法已经应用在车载冰箱、恒温箱等领域,但只作为冷源,则当需要实施制冷的时候,通电以让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并对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持续的散热,散热的方式分水冷散热和风力散热,其中以水冷散热为佳。这种模式下制冷和制热的系统是分别独立的,互不干涉,半导体制冷片只是代替了制冷压缩机的工作,仍然需要独立的制冷管路。
既作为冷源也当热源,目前普遍采用改变供电方向的方法来改变半导体制冷片对负载实施制热或者制冷,辅加简单的正负控制系统,但无法对其进行高精度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既可作为冷源又可作为热源生物反应器。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包括带PLC控制器的反应罐,其中该反应罐的外侧设有反应罐夹套,反应罐夹套外设有制冷及制热的多块半导体片,多块半导体片的电线串联继电器后接入PLC控制器接口;半导体片外侧还设有冷水夹套,所述的反应罐夹套、半导体片和冷水夹套相邻层之间采用导热硅脂粘结。
上述的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半导体片的面积为生物反应罐夹套外侧面积的15~30%。
上述的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反应罐夹套与冷水夹套之间的空隙填充隔热海绵层。
2.上述的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反应罐夹套上设有循环管道(6),循环管道上连接有循环泵;所述的冷水夹套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作为冷源也作为热源,并且控温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反应罐夹套1;半导体片2;PLC控制器3;冷水夹套4;隔热海绵层5;循环管道6;循环泵7;进水口8;排水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够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阅图1,一种自动控温生物反应器,包括PLC控制器3的生物反应器,该生物反应器的外侧设有反应罐夹套4,反应罐夹套4上设有循环管道6,在循环管道6上连接有循环泵7,在生物反应罐夹套4外侧通过导热硅脂粘结有半导体片2,半导体片2的面积约为反应罐夹套1外侧面积的15~30%,所述的导体片2是由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而成,电路中接通直流电流后,就能产生能量的转移,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的接头吸收热量,成为冷端;电流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的接头释放热量,成为热端,因此,半导体片2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作为冷源,半导体片2的外侧粘结有冷水夹套4,冷水夹套4的面积与生物反应罐夹套1外侧的面积大小相等,生物反应罐夹套1与冷水夹套4之间的空隙由6隔热海绵填充,水冷夹套的设有进水口8和排水口9,使冷凝水的循环流动。
在具体使用时,反应罐夹套内部是注满水并通过循环管道6和循环泵7作用下保持与反应器培养室良好的热交换,半导体片2的热端和冷端通过导热硅脂的作用保持与反应罐夹套1和冷水夹套4的良好热交换,PLC控制器3根据反应器培养室电极检测信号决定是否对夹套进行制冷,如果需要制热的话就改变提供给半导体片2的直流电方向,半导体片2对夹套进行制冷时就启动进水口8和排水口9排水,以满足具体试验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齐志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齐志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5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处理的环状填料
- 下一篇:智能化反应锅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