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河道整治的非封闭式透水垂直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960.6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7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谭伦武;雷国平;刘怀汉;尹书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河道 整治 封闭式 透水 垂直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整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护(养)滩、护底、护岸、筑坝、加糙、填槽、汊道促淤及生态工程等中防冲促淤技术。
背景技术
散抛(或堆码)透水构件是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结构型式,利用透水构件对水流的消能减速作用,可达到防冲促淤效果。古代一般采用木构件(木杩杈、柳枝等),近几十年来,逐渐改为混凝土构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四面六边透水框架。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由六根长度相等或相近的钢筋混凝土框杆相互焊接而成,是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专利号:98233050)。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发明后,在我国长江、黄河、渭河等众多河流中的得到应用,主要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护岸、护滩、护底及桥墩防护等,实践证明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较好的消能减速、防冲促淤效果。近年来,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在整治建筑物的软体排边缘防护及坝头防冲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封闭式框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1)框架群整体性较差。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虽然个体强度大,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其为封闭型结构,构成框架群时,框架间缺乏勾连,相互向外挤压,难以形成整体性,在流速较大区域易冲散、流失;在需要分层抛投或堆码时,上层框架常挤入下层或与下层框架嵌套,使上层结构难以形成,或造成上层结构不完整,或造成层高不足,严重影响了河道整治效果。
(2)由于在预制过程中,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即杆件构成的锥顶部结构三根杆件很难预制成锥顶部,它是通过外露的钢筋焊接而成的。钢筋焊接处出露(一般为10~13cm)并形成尖角,对船舶航行安全及框架使用寿命均产生不利影响。当其抛于岸边或滩边时,在一定水位时,钢筋焊接处尖角成为水下危险源,对船舶航行或靠岸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位于一定高程以上的框架,由于每年均有一段时间露出水面,钢筋焊接处极易锈蚀,导致框杆散落、结构破坏,严重影响了框架使用寿命和河道整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封闭式、用于河道整治的透水垂直构件,以解决锥形的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封闭框架在上述河道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河道整治的非封闭式透水构件,它包括杆件,所述杆件包括:在空间中相互垂直但不在同一平面中的第一组杆件,用于连接第一组杆件的第二组杆件。
所述第一组杆件包括平行杆件组,在空间中与平行杆件组相互垂直但不在同一平面中垂直杆件组,第二组杆件包括连接平行杆件的第二连接杆,连接垂直杆件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三杆件。
所述平行杆件组为两根,垂直杆件组为两根或一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开放式结构。
上述结构的构件可以整体预制成形。
本发明的用于河道整治的非封闭式透水构件,采用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结构思路,(1)解决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群整体性较差的问题。使透水框架在堆积成框架群后,相互之间产生一定的勾连,增加框架群的整体性,使框架可有效的分层堆积。(2)解决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框杆焊接处钢筋出露形成尖角的问题。使透水框架无钢筋突出,消除透水框架对船舶航行的安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由纵横交错的混凝土杆件构成的、开放式或半封闭式的透空框架结构。当其堆积时,受重力作用,上层框架突出的框杆与下层框架的框杆相互勾连,使框架群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框杆无向外部突出的钢筋,可大幅降低船舶撞出框架时船舶受损的风险;框杆间连接无需焊接,避免框架出露水面时焊接部位锈蚀造成的结构破坏。
经研究,透水框架消能减速、防冲促淤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适当的透水性,这与框架的空隙率有关。由于框架的空隙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调的,因此,本发明与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相似的消能减速、防冲促淤作用。与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框架堆积成框架群时整体性较好。在同等条件下,由于本发明开放式的框架,其空间大,堆积时,相互之间勾连作用强,使得群的堆积效果及稳定性更好,还可拓宽框架的适用范围,由于框架间勾连性较好,可更好地适应于较陡的河床或岸坡,可用于筑透水坝,可用于养滩工程等。
(2)由于无突出的钢筋,可大幅降低船舶撞出框架时船舶受损的风险, 同时,也有利于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可减少框架对施工船舶的损伤。
(3)用于每年有一段时间露出水面的滩面或岸坡时,框架的耐久性得到明显提高,可极大地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